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要靠法治
在舆论场上,人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但是,发言有理有据,表达文明理性,遵规守法,一些人就做不到了,甚至意识不到其重要性。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中,一些扰乱舆论环境的非理性表达,不仅可能伤害话题涉及的人物,也可能导致戾气和偏见蔓延,对互联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甚至触碰法律的底线。
其中,“网络水军”便是互联网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网络水军”背后往往有不法组织和个人的利益诉求,或是为了引导舆论和流量,或是为了制造偏见与仇恨。比如,不久前,江苏宿迁曝光宋某某等人推流炒作“网络水军”的案件:不法分子利用专业平台工具,有偿为他人提供视频制作、刷量控评等“水军”服务,非法获利数十万元。
部分自媒体故意捏造谣言,搅动着网络舆论场。很多人记得,视频账号“Thurman猫一杯”为引流牟利,编造和摆拍“在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视频。一些人还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制造假新闻、假图片、假视频等虚假信息,让网友落入“信息陷阱”。
还有人针对他人实施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在引发舆论热议的“胖猫事件”中,一些人散布当事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照片、户籍地址、邮寄地址等隐私信息,对其实施网络暴力。不仅普通人会遭受网络暴力的伤害,一些文体界的公众人物也可能被“开盒”,个人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挑动对立的“饭圈”乱象,已演变为网络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最近,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乒乓球协会在官网发布声明称:“针对在网络空间以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任何对中国乒乓球队或其成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或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行为,我协会将依法收集证据,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净化舆论生态、倡导理性公共表达,需要以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水军”等不法分子,以法治力量铲除“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饭圈”乱象的滋生土壤。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互联网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亮剑。不少乱象表面上是网友之间的争执,实际上有不法分子隐藏在背后。近年来,网信部门有力有序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并注重机制建设的长效性,为广大网民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平台也要加强日常管理,不断完善社区规则、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平台生态治理,提升内容质量。比如,依照相关规定,设置“黑名单”制度,引导网友理性发言。视频平台也好,社交网站也罢,都应做好监督与引导工作,及时发现拉踩引战、恶意攻击等行为,并严肃处理违反法律和平台规则的账号,更好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在净化舆论生态的过程中,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友,要自觉规范个人言行,持续提升法律素养。如果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第一时间留存相关证据,通过向平台投诉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起法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共同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推广理性的公共表达。
(编辑:索朗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