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之窗>办内动态

扎根基层 履职尽责|区党委网信办推动新时代干部驻村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2日 文章来源: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20245月第十三批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自治区党委网信办驻日喀则市定日县、那曲市申扎县7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次全会精神,聚“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紧紧围绕驻村“五项重点任务”,履职尽责真抓实干,扎实推动新时代干部驻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筹谋划部署,落实服务跟踪管理职责。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选派。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室务会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着力在选优配强驻村工作总领队、第一书记、副队长上下功夫,把14名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热爱基层工作、具备履职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农牧区和边境一线。5月21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沈照山与我办第十三批驻村干部集体谈话,提出工作要求;5月22日,2名办领导分别带队接送驻村干部,顺利完成第十三批轮换工作;11月6日至8日,1名办领导赴7个驻村点开展走访慰问,现场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11月28日,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室务会专题研究第十三批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驻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切实发挥网信优势和职责职能,提供网信支撑,做好服务管理协调各项工作。二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派出单位跟踪管理的工作要求,定期与驻村工作队联系,及时了解驻村干部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教育引导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督促各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西藏自治区驻村(社区)干部安全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严把驻村干部请假、轮休报批程序。三是扎实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及时兑现第一书记办实事经费、第一书记一次性安家费、驻村生活补贴共计40余万元;积极为7个驻村工作队申请临时党支部活动经费1.4万元;为绒辖乡“7·6”山洪泥石流灾害中英勇奋战的3名驻村干部送去慰问金3900元。四是落实结对帮扶机制。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与我办县处级及以上干部建立结对帮扶户,为69户农牧民家庭送去慰问金3.45万元。在我办的积极协调下,自治区互联网协会、自治区通信行业协会、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向那曲市申扎县巴扎乡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和学生捐赠价值12万元的生活学习用品,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扎实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各驻村工作队通过“微信群”“书记讲堂”等渠道,以走村入户、集中开会、广播宣讲等形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给予西藏的关心关怀和特殊支持,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广泛宣讲解读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家喻户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半年来,共开展各类宣讲教育476场次、受众人数达1.5万余人次。

筑牢维护社会稳定防线,夯实社会基础。

一是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各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活动24场次,大力宣传活佛转世法规规章、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16场次,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活动14场次,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26场次,集中观看《西藏活佛转世》专题纪录片,讲清楚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切实筑牢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二是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各驻村工作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协助村“两委”班子、双联户户长、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0次。同时,加强“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草场、放牧点开展《宪法》《民法典》等各类法治宣传教育89场次,覆盖群众4233人次,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三是持续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各驻村工作队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要位置,配合村“两委”制定重大活动、重大节日、关键节点期间应急处突工作预案和维稳安保措施,组建护村队、护路队、护校队、巡逻队,组织“三包”党员、“双联户”“红袖标”“四护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值班值守力量和日常巡查力度,维护农牧区社会大局稳定。同时,扎实开展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群众用电、用气、用火等安全事项定期入户检查,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引导群众时刻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放牧点用火安全、雨季防汛、地质灾害防护等,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半年来,共开展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206场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文化基础。

一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动员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五史”及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教育、“谈变化 说发展”群众讲故事等活动32场次,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不断增进“五个认同”。二是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驻村工作队大力宣传《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张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海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我参与 我承诺 我维护”、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16场次,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形成“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争创先锋”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驻村工作队通过结对帮扶学、志愿帮助学、对话练习学、开办夜校等形式,以“藏译通”APP为主要抓手,以农牧区生产生活、民俗民风方面的日常用语和生活常用字为主要内容,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87场次,把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断提高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持续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驻村工作队围绕“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庆日,组织村文艺演出服务队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艺演出活动35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展现农牧民群众新时代新风貌。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农牧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真心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夯实群众基础。

一是开展调研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各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严格落实“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制度,将走村入户、了解民意、掌握实情作为进驻后第一要事,深入田间地头、牧场,以入户访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面临的困难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逐项建立工作台账,为谋划驻村任期内目标任务和制定各项工作推进措施提供了基础。二是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各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配合村“两委”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人口、返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立足村情民意,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仓木坚村工作队在绒辖乡“7·6”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心系群众,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定日县驻村工作总领队的带领下,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推动搬迁点水、电、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资金约350万元,积极联系企业捐赠30万元善款,用于受灾群众购买生产生活物资。恰来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动员党员开展秋香润基层助农收割、“打场子”、盖牛棚等志愿活动,切实为本村孤寡老人和无劳力家庭解决燃眉之急;积极对接农业部门,为本村解决2箱除草剂,全力解决农田中双子叶杂草较多,影响青稞长势的问题。帕帐沃玛村、几地沃玛村、那切村、美朵雷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在村委会新建公共淋浴房,实现了全天24小时热水供应,并免费向群众开放,自建成使用以来,服务群众650余人次。帕帐沃玛村工作队协调相关资金全力维修放牧点道路,积极对接自治区有关部门协调巴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升级改造项目事宜,为巴扎乡小学捐赠座椅板凳。几地沃玛村工作队探索开展采摘销售黄蘑菇活动,发挥网信专业优势,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广,帮助群众销售400余斤黄蘑菇,助力增收1万余元;积极对接县委组织部,新建“村史馆”,打造村域文化新品牌。几那村工作队组织村兽医、科技特派员、草原监督员开展牲畜炭疽芽孢疫苗接种工作,及时排除牲畜传染病的发生。美朵雷村工作队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协同乡党委政府治理草场河道淤积问题,全力解决本村草场水淹沙化现象。那切村工作队升级改造村文化室老旧电线和开关,消除安全隐患,逐步将传统牛粪和煤炭取暖替换为清洁电热取暖。

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持续强化党组织功能。各驻村工作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协助村党支部推动“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规范化,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建工作计划、党建工作台账、党员档案材料,指导村党支部在“七一”建党、“十一”国庆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协助做好党费收缴、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村后备干部培养等工作,持续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共产党员不准信仰宗教的规定,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二是深入开展“五共五固”结对共建活动。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基层骨干宣讲员力量,大力宣传卓嘎、央宗姐妹守土固边先进典型事迹11场次,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国土意识。仓木坚村工作队联合护边员开展“学楷模忆初心 我为祖国守边疆”巡边护边活动2场次,与乡党委政府一同开展“五共五固”结对共建活动1场次,军地联谊活动1场次,为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