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起舞正当时——新西藏70周年系列述评之文化建设篇

发布时间: 2021年06月07日 文章来源: 西藏日报 authorIcon.png 文章作者: 晓勇

图为《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演出现场。(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李洲 次旺 摄

高亢雄浑的藏戏、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格萨尔说唱艺术、融合着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藏医药浴法相继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绚丽多彩的唐卡、飘香千年的秘制藏香、绚烂多姿的囊玛堆谐艺术……这些至今依旧活跃在西藏文化舞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而悠久的西藏文化独具魅力。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正日渐成为西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惠民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非遗保护,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劳动、生活和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在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一位耄耋老人依旧可以甩着长长的辫子,精神抖擞地跳着有着千年历史的“久河卓舞”。

这位老人名叫尼玛,自9岁起学习、表演“久河卓舞”,至今已有70余年。正是这位久河村人,在新西藏,带领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称为西藏“腰鼓舞”的“久河卓舞”,登上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殿堂。

2018年5月,尼玛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作为文化资源大区,西藏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和尼玛老人一样,如今,在西藏的各个非遗领域,都活跃着一批“国宝级”传承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生于旧西藏,曾为生计承袭了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在新西藏自身获得新生的同时,得到国家的认可、社会的尊重,成为受人爱戴的非遗传承人。

西藏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60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22名。2034项、1050人入选市县级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前所未有。

西藏在积极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民间文化遗产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自治区成立民族文化遗产抢救领导小组,先后在各地市建立抢救办,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出台《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等规章制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嘎尔国家级传承人、拉萨堆谐、拉萨扎念琴弹唱自治区级传承人扎西次仁曾是旧西藏布达拉宫嘎鲁歌舞队的成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曾参与抢救嘎鲁艺术工作。他说:“我曾见证了新旧西藏的交替,我的人生也因新西藏而受益。”

截至2020年底,中央、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非遗保护资金2.23亿元、9592万元。全区命名西藏大学等8所院校为“西藏非遗进校园示范基地”。昌都锅庄、比如丁嘎热巴、拉孜堆谐、拉孜扎念、达布阿谐等项目成为各地“非遗课间操进校园”新亮点,格萨尔说唱、久棋等项目陆续进课堂,薪火相传的格局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普查建档和数字化保护工作也基本完成。全区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数字化工作扎实推进,231部(305函)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地方特色和红色文化数字资源达50余部、9.33TB。

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4月10日晚,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在拉萨河畔宝瓶山下进行2021年首场演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型实景剧,在近十年来已成为西藏文化市场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融合剧,成功转移当地农牧民7000余人次就业,累计完成演出1300场,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

2019年8月《金城公主》成为继《文成公主》后又一张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西藏文化旅游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西藏共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处、603处、1314处。“布达拉宫文创体验馆”“布达拉宫文创产品销售店”和“西藏博物馆文创体验店”建成并对外开放,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活起来”,文旅融合不断深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加大文化产业顶层设计,重点培育了“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出台《“文创西藏”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暂行办法》等,成功举办“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嘉年华。“西藏特色文化产业之窗”在上海、深圳、南京、长沙和尼泊尔加德满都、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等国内外重点城市落户。成立了首个音乐产业基地,动漫产业蓬勃发展。

西藏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大力倡导、扶持、培育下,经过行业的探索、奋斗、建设,充分利用全区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手工业、高原极限运动等西藏特色文化产业。注重培育特色产业的文化内涵,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培育优质文化产品。截至2020年底,全区拥有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34家,各类文化市场主体7500余家,从业人员近7万人,行业年产值达60.95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

可以说,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崭露头角。

文化惠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月11日下午,话剧《八廓街北院》赴京展演前汇报演出在自治区藏剧团举行。

《八廓街北院》讲述了居住在拉萨中心八廓街北街的藏、汉、回等多民族邻里之间,在跨越40多年的时代变迁中,和睦相处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这部优秀本土话剧入选了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西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林芝、山南、拉萨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拉萨雪顿节等90余个群众性文化活动已成为宣传展示各地形象的文化名片。

我区全面实施“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工程,组织全区创作人员近千人次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活动,创作推出各类文艺作品近千部。重点打造推出了歌舞《太阳的女儿》《魅力西藏》《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再唱山歌给党听》,新编藏戏《次仁拉姆》《藏香情》《六弦情缘》,话剧《共同家园》《不准出生的人》等一批优秀剧目;全区7市(地)也分别打造推出一批主题鲜明、艺术精湛、基层群众热烈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

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全区城乡文化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西藏启动实施“美丽西藏 可爱家乡”优秀文化产品乡村供给工程。在全区74个县(区)组建了76支县(区)艺术团,常年活跃在基层农牧区,为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夯实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自治区投入2.74亿元,每村安排5万元补助经费,截至2020年6月完成5492个行政村文艺演出队组建工作。153支民间藏戏队根植沃土、独放异彩,全区专兼职文艺队伍突破10万人。

数据显示,仅“十三五”期间,中央支持政策和重大项目全部落地。全区现有7个群艺馆、81个图书馆、74个县综合文化中心、39个县区艺术团排练场所、69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1600余个文化广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74个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流动图书车、流动文化车,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分中心,市(地)、县(区)支中心、乡镇基层点、农村数字文化驿站建设项目。对全区1214个行政村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

截至2021年3月底,全区共设立120家工坊,直接带动就业3053人从事唐卡绘画、藏香制作、木雕、编织等工作,月人均收入达3200元,群众依托传统技艺脱贫致富实现由个体向群体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