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在哪?何为“质”?是一个什么“力”?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17日 文章来源: 整合人民日报、宁夏日报,微信公众号“山西青年”、“青橙图说”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近期,各级领导的讲话和各类新闻报道中,“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在哪?是一个什么“力”?如何发展小编梳理了权威媒体相关报道,供网民参考。

    何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关键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它代表了生产力质的跃迁,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是包含新质态构成要素的生产力,是以掌握新科技的新型劳动者、智能设备等新劳动资料、数字空间等非物质化的新劳动对象,以及新科技、新管理模式和数据新要素等构成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以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产业,以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领域为表现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之“新”
    新质生产力之“新动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良性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的动力推动作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力度,攻克核心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实现重点领域的创新性突破,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新质生产力之“新产业”。新质生产力以产业为载体,通过推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更迭换代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形态的持续升级,使过去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现在的主导产业,使现在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因此,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是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转化进阶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的必由之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是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先进产业,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差异体现在技术基础、生命周期和产业形态方面。
    新质生产力之“新模式”。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来新研发、新制造、新管理模式和新的组织形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发展。要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高阶信息通信、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新质生产力之“质”
    新质生产力之“质”在其本质。生产力的质态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断产生新质生产力。每个时代的生产力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生产力质态有着新旧的区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是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具有显著的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特征。从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耗到依靠科技创新彰显了新旧动能质的转化。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内在本质联系起来,实现内在逻辑的有机整合,表现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等方面的“新质”,体现在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等新领域的“新质”,以及促使这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形态。
    新质生产力之“质”在其质量。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一方面,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着生产力的跃升;另一方面,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新质生产力之“质”在其品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是以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使其适应生活方式转型、生活品质提升的新要求。推动形成和发展以科技赋能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有效途径。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什么“力”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人表示。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必须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人说,要发挥科技创新对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车联网、物联网等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经济体系因“新”而进。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综合自人民日报、宁夏日报,“山西青年”、“青橙图说微信公众号


(编辑:旦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