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数字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4日 文章来源: 重庆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这一系列重要举措,无不彰显着数字化赋能已经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项,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进路,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当前,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贯通协同,推动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指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必须从国家层面整体性部署、一体化推进、全方位落实。一要明确目标,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定不移将数字化发展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二要明晰要求,清楚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机制、体系要以数字化为重要方向,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建构。三要健全规则,数字化作为新生事物,在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空白,要积极制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引领、产业引导、行业标准,积极研判应对数字化进程中的问题,让数字化规范有序,释放出正向能量。

建强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底座的条件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数字能量,新型基础设施是基础性、条件性支撑。一要适度超前布局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低轨卫星互联网、新一代通信网络,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设施体系,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二要加快布局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云平台、区块链中台等新技术基础设施,着力促进自主可控算力芯片、算法框架研发建设,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加速自主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更好地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三要打造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多元算力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算力资源地域布局,强化计算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存储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基础。

突破核心技术,锻造数字化迭代的动力引擎。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现代化,必须改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牵鼻子”的状况,牢牢掌握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一要加强基础技术研究,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通用芯片、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为核心靶向,力争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二要加快优化自主可控操作系统,自主研发高端工业软件和大型管理软件技术,加速推进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研发,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三要加大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研发攻关力度,尤其要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补齐高端芯片、关键部件、高精度传感器等短板上抓紧布局,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推动这一重要领域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与安全保障。

激发主体作用,筑牢数字化应用的坚实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讲必须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一体发力、共同培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一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是最好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要通过政策、产业和需求的指引,引导他们有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投身数字化转型。二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在金融、税收、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出台激励创新的制度,支持各市场主体深耕数字化转型,着力破解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数据开放和数据安全等堵点痛点问题,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要完善市场主体融入数字化发展的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力量参与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公平参与规则和准入条件;坚持包容审慎和敏捷治理,优化大模型备案流程,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打造若干数字化生产标杆企业,为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应用研发、场景开发、产品生产等提供制度保障。

营造文化氛围,优化数字化发展的整体生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贯通数字化,必须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主动适应数字化、积极推进数字化、整体建构数字化,打造全程全域全方位数字化的文化生态。一要树牢数字化理念,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规律,加快转变与数字时代不符的思想观念,切实推动数字化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二要创设数字化场景,主动拥抱新技术,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数字化应用,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激活其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合力推动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领域应用取得更大突破,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字红利。三要提升人民群众数字素养,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壮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复合型数字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等主体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数字交流能力、‌数字内容创造能力以及‌数字化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