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工业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02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风险挑战,我国工业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动能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2024年到来之际,本报编辑部评选出“2023中国工业十大新闻”。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重大新闻事件,回顾我国工业走过的这不平凡的一年,鼓足干劲再出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新篇章。

国产大飞机C919顺利完成商业载客首飞

2023年5月28日,东航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这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23年7月16日,东航接收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并从2023年8月4日起与首架机一起执行上海虹桥机场往返成都天府机场的航线;2023年12月9日,第三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机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交付东航。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载客6.9万人次,安全运营超1000小时。

不仅如此,我国航空工业开放合作也在2023年取得了新进展。例如,我国自主研制的涡扇支线客机ARJ21累计交付119架,安全运营30万小时,载客1000万人次,2架飞机在印尼投入商业运营。

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启动

2023年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两份“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与现代化水平,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强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重视国产医疗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国产医疗装备迭代升级;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等。

2023年,我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例如我国首个完全自主可控的ECMO整机系统获批上市。两份“行动计划”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

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首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深刻阐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把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各省(区、市)密集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汇聚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系列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2023年,我国相继在河南、内蒙古、广西、云南、陕西、甘肃、重庆等地举办了系列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建立健全区域对接合作机制,一大批重大项目在中西部地区签约落地。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2023年,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不断优化产业政策和产业生态,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

系列对接活动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氢能、现代化工及新材料、食品及医药和医疗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地市推介、政企对接、专家解读、项目签约等,为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点推进集群培育、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2023年7月3日,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2023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70周年。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0.8%。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持续完善。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深圳、重庆等15个城市为本次试点城市,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成绩亮眼,截至11月,出口量达109.1万辆,以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增长极。

国家级绿色工厂超5000家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截至目前,我国已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超5000家、绿色工业园区近4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超600家,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培育壮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和鲜明特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2023年,我国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制定出台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制造、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等深度融合,支持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航空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努力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落细稳经济系列政策举措,合力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此次选取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行业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高,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研究谋划进一步的政策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高新区相关职能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党中央、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方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等相关职能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次调整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关调整将推动国家高新区持续深化改革探索,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加快提升综合实力,为新时期高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11月,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8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建设了23家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首批城市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2023年10月29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作正式启动,苏州、厦门、长春等30个市(区)被纳入首批试点。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探索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3年,我国坚持纾困与培优两手抓,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方面,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三赋”专项行动,打出助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组合拳”。

2023年,我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遴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0个。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命名交付

2023年11月4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运营准备工作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造船工业“三颗明珠”。

2023年,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了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命名交付外,我国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项目首制船和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项目5号船也顺利出坞,我国首次实现大型LNG船多艘同时建造、双船同时出坞。

2023年,我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1月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1月至11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作者:本版撰文 颜星 陈相龙 设计 吴修竹)

(编辑:白玛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