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弘扬改革精神 推动改革落实 以西藏网信事业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6日 文章来源: 《中国网信》2025年第2期

网信事业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与改革同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深化网信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西藏网信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勇于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在西藏落地见效,以西藏网信事业发展新成效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坚持举旗铸魂,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在《决定》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部分,明确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等改革任务。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长期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政治责任,面对反分裂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必须完善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打牢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群众思想基础。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传播工程,创新组织方式、传播形式、话语体系,设置“总书记的西藏情”等专题,持续开展“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推出更多创意好、质量高、接地气的融媒体产品,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让广大网民更好感悟思想的光芒、真理的味道、精神的力量。

突出重大主题牵引。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主题,强化网上主题宣传和议题设置,精心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宣传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发展变化,宣传好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新时代故事,宣传阐释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国内寻访、金瓶掣签、中央批准”的重大原则,在网络空间营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涉藏舆论氛围。

打赢涉藏网上斗争。坚持把防范和打击达赖集团网上反宣渗透破坏作为首要任务,有力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坚决清理造谣污蔑言论、暴恐音视频等各类有害信息,有力维护涉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把“应对舆情”和“解决事情”结合起来,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发布权威信息,更好解疑释惑,推动解决问题。

加强网络文化培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加快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网上宣传引导,深入挖掘西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积极发展网络视听、网络音乐、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等网络文化产业,推出一批导向正确、内容优质、特色新颖、群众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多更便捷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服务。

坚持激浊扬清,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营造天朗气清的涉藏网络空间

网络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是提升管网治网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治本之策。《决定》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单列条文进行部署。我们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完善网络生态长效治理机制体制,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生态。

多主体协同治理。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坚持“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突出部门管理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广大网民作用,不断推动实现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有机统一。

多手段综合发力。深刻把握互联网管理的规律特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依法治网、行政管理、技术治网能力,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网络执法协同与监管,加大藏语文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实现由事后管理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转变,实现管内容、管行为、管主体统一,提高管网治网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常态化治理网络生态。深化网络生态长效治理,持续开展“清朗”“扫黄打非”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及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的言行,重拳整治造谣、诽谤、血腥暴力、“饭圈”乱象等突出问题。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引导青少年网民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健康的用网习惯、必备的防护技能。

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协同,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深入网络,积极抢占新兴传播阵地。认真落实“两个所有”(即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被纳入依法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依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深化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争做中国西藏好网民工程、网络公益活动,精心开展网络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

坚持筑牢屏障,在防范化解上下功夫,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网络安全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安全问题。《决定》围绕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的具体要求。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建设与管理、技术与意识、内容与载体的关系,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健全西藏自治区网络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网络安全政策规划、重大项目、技术产业、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健全网络安全应急通报和协调指挥体系,统筹网络安全事件和风险的监测预警、事件报告、应急处置、信息通报等工作,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统筹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审查,不断提升极端情况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持续办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西藏自治区活动,引导全社会掌握基本网络技能、养成良好网络安全习惯,营造网络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2024年9月9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西藏自治区活动开幕式在拉萨举行。

强化网络数据安全监管。压实网络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构建全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标准规范,逐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指导关键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工作,组织实施数据安全宣贯、检查、评估工作。

坚持驱动引领,在赋能增效上下功夫,助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等要求。西藏的数字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纵向比进步很大、横向比差距不小。我们要着眼全局、把握大势,主动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高度重视、全面布局、统筹推进数字西藏建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区各族群众。

打牢数字西藏基础。坚持前瞻性布局、适度超前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夯实“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强化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能源、交通、水利工程、生态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推动西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级有新的进展。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和5G、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北斗卫星、区块链等新技术规模化部署和应用。

推进数字全面赋能。树牢全区“一盘棋”思想,发挥信息化对“四个创建”(即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的支撑保障作用,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清洁能源、通用航空、高原轻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农牧业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加快服务业智慧化多元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强对重点领域数据技术的研发支持,鼓励高校、企业加强研究,为数字西藏建设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引领和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能力水平,着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发展数字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推动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发挥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大力推进智慧综合治理、智慧警务、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建设,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体制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深化数字惠民利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升数字便民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扩展网络信息覆盖范围和用户群体,推动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和均等化,围绕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扩大高质量低成本服务供给,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守正创新,在开放共享上下功夫,真实立体全面地讲好中国西藏故事

讲好中国西藏故事既是时代命题,更是职责使命,做好西藏对外宣传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和利益,事关国家形象和西藏发展稳定。《决定》围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等目标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外宣工作大局为根本,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提升涉藏国际传播效能。坚持国家站位、立足全球视野,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网络国际传播格局,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整合区内外资源,加快传播矩阵建设。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和载体,做强西藏国际传播中心,打造“西藏网络影像节”等对外传播品牌,构建涉藏对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多角度、全方位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故事。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有效开展涉藏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

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合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动与南亚国家人文交流,充分发挥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等外宣效应,让世界更多了解西藏,让西藏更快走向世界。

组织开展国际网信交流。积极参与南亚“数字丝路”建设,发挥西藏距南亚国家地理位置近、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数据跨境等领域交流合作,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南亚区域中心、南亚数字港。


(编辑:户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