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互联网 治理互联网|看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有哪些意见建议
编者:2024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全功能互联网第30周年。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始终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迈进。如今的中国,早已进入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小编收集整理了2024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发展和治理互联网的意见建议,供网民学习参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义勤:加速网络文学出海 提升国际传播能
吴义勤建议,从推进AI翻译的产学研合作、加速拓展多语种市场,设立专业奖项、构建网络文学IP立体化出海格局,以及加强版权保护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升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影响力,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全球名片。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推进AI翻译的产学研合作:一是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激活参与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二是整合资源统一标准,通过建立网络文学多语种语料库,增强AI对多语种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保障作品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本地化适应性,以此提升整体内容的翻译质量,从而让不同母语的海外用户能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三是完善国际交流平台,设立网络文学及其改编作品出海的相关奖项,激励IP出海持续升级扩容,加速构建IP立体化出海格局;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版权保护工作,为国际传播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随州市市长克克:立体化营销让城市“被看见”,把网络“流量”变为文旅“留量”
克克表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下足‘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绣花功夫,全方位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传承,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到随州’城市IP。”他说,城市IP和文旅推介,要带着满满的诚意,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被尊重。礼乐是曾随文化的醒目标识,“信义由礼”是流淌在随州人血脉里的文明特质。随州将拿出一座城的最大善意,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吸引各地游客到随州休闲度假。
全国政协委员魏新:加快营商网络环境法治化建设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魏新表示,“营商环境需要法治化,营商网络环境也需要法治化。”他建议,进一步通过法治化的手段,加强网络侵权举报受理,拓宽举报受理方式,全面开设线上涉企举报专区,降低企业举报难度。及时向社会公示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结果,加强问题账号等管理,严厉打击雇用网络水军对企业进行诋毁、抹黑等行为。要在网上给民营企业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他们能够提振信心、做好企业、发展经济。在具体举措上,魏新建议,可以定期组织网络大V和民营企业家共同学习,加强交流,让大家关注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提升民营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网上自己发声。此外,还可以搭建一个供民营企业家和网络大V互选的平台,以双向互选的形式,让民营企业找到最适合自身特性的网络大V、网络主播,长期联系,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贾海洋:建言网络暴力治理 加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整治力度
贾海洋表示,近年来,虽然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相继发布了严格的治理网暴规则、上线了防网暴指南手册、防网暴工具等各种措施,但网络空间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媒体、平台、网民等多方参与,协同合作,深度共治。他建议,应加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整治力度。一是加强热搜干预与调控措施。建议中央网信办设立“规范热搜及话题设置”的相关管理措施,督导各社交媒体平台兼顾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对于平台企业热搜过度商业化、用热搜设立话题偏好和价值倾向等不当行为进行公示并限期整改,从管理层面抵制“先炒作再辟谣”的行为,避免公众情感与正义沦为平台和网暴者追逐商业利润的帮手。二是建立共享黑名单制度。建议由中央网信办牵头建立“网暴黑名单”,将在重大网络暴力事件中利用敏感话题吸引流量进行变现、制造群体对立的网暴账号列入黑名单,并与各个平台企业共享黑名单,对进入名单的账号进行限期整改,限制其在各个平台上的内容发布、私信、弹幕及评论功能,严重者追究其相关刑事责任。三是下架“未成年人模式”中的热搜功能。建议中央网信办敦促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完善“未成年人模式”,在该模式中下架热搜功能,避免热搜榜单中的争议信息、反转新闻、偏颇观点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情绪和敌对仇视心理,影响其线下交往及身心健康。同时,建立统一的网暴分级分类处置机制。社交媒体平台要加强内容管理,如通过降低推荐、强制删除下架等方式避免网暴进一步扩大;提供专门的网暴投诉渠道,以及面向网暴受害用户的心理关怀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琦:建设DEPA合作示范区 打造数据跨境流动“中国方案”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背后折射的是技术流、资金流、人流和商贸物流的活跃程度。张琦建议,应积极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构建新型数据跨境流动范式,力争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中获得主动权。第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出数据跨境流动的“中国方案”。依托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数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加强数据跨境流动的议题设置,积极与联合国下设机构、世界经济论坛、国际数据空间协会等国际组织加强沟通对接,推动国际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制定,提出有利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方案。第二,打造示范区,创新监管与服务新模式。推进DEPA合作示范区建设,开展更高水平的压力测试和数字经济规则创新,率先围绕电子票据、电子支付、数字身份等跨境互认证和互操作等方面开展试点。支持自贸试验区探索建立“监管沙盒”机制,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和分类监管,编制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将监管重心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第三,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数据跨境流动技术基底。打造“云网数链”四位一体的新型设施体系,服务国际间数据流通交易、存证溯源、联合训练等创新应用。推动建设开放中立的新型海光缆登陆站、面向生命健康、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的国际数据空间节点和区块链跨境节点等新型基础设施。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国及亚太区主席赵柏基: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交易
赵柏基建议,“只有在政策、平台及参与主体等方面打通重要‘关节’枢纽,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交易,才能充分释放其价值,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跨部门统一协同,加大对创新探索的激励,引导企业及金融机构共建数据要素流通生态。相关部门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研究出台包括税收优惠、荣誉认定、金融扶持等激励措施。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已有的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相关考核指标之外,还可以增加数字金融、数据资源“入表”及数据资产融资等绩效考核指标。尽快明确数据合规与确权的实现路径,出台具体指引细则,配套相关案例,为企业操作提供可参考的统一规范。二是加强各地数据交易所在规则、流程、信息等方面的协同与互通,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体系。2023年9月,十余家数据交易机构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签署了《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可信交易倡议书》。有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国家层面的数据交易平台,制定数据要素跨平台流通机制、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易规范。参考资本市场建设经验,建立全国性与区域性多层次数据交易体系。三是在各细分领域引导培育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数商,为打造健康的生态树立标杆,带动更多主体参与。一方面在数据流通交易生态中引入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另一方面央地国企围绕核心资源能力,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吴兰: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加强自主可控灾备体系建设
吴兰表示,数据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据灾备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防线和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石,能够有效防范各种数据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人为故意破坏、恶意攻击等。要提高风险意识,细化顶层设计。加速完善灾备领域的国家标准,为重点行业的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保护与灾难恢复建设提供指引;加强协同机制形成合力,建立跨部委的容灾备份审查联席会议,形成统一的灾备检查监督机制,并严格执行。对于如何解决“碎片化”和“私有接口对接限制”难题,吴兰建议,选择有全国一体化规划的行业为标杆,如政务和电信领域,依托一体化算力、存力与运力资源,提供先进与绿色集约的统一灾备集群服务,并构建统一灾备接口规范标准,支持灾备资源集约共享,统一管理和规范,提升灾备覆盖比例。针对不断产业化的软件攻击,吴兰建议,提升灾备方案在勒索检测与恢复方面的能力,开展攻防演练。对勒索病毒、零日漏洞等重大风险,各方共同研究防范方案以降低风险,并进行安全数据隔离备份,实现在恶劣情况下仍有“干净”数据可恢复。同时,依托产业组织和头部企业,提供灾备演练靶场进行灾备审查、验证与灾备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让医疗健康公共数据在医疗系统内部跑起来
梁廷波表示,“如何挖掘这些数据,让数据在医疗系统内部跑起来,为人民健康所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目前医保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各自掌握的健康公共数据没有完全实现互通共享,医保部门、卫健部门、医疗机构等没有综合集成各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等,梁廷波建议建立健全“三医”协同数字治理机制。围绕数据共享政策支撑、数据提供决策支撑、基于大数据开发智能应用等,由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对数据共享进行研判分析,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公共数据共享清单目录,出台数据共享支持政策。搭建国家医保医疗公共数据互通共享平台,把有关医保支付结算清算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就医人群流数据及时反馈给卫健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适度向省、市、县卫健部门开放权限,允许一定范围内查阅、调用、对比、分析数据资源,支撑“三医”协同治理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梁廷波表示,医疗健康数据如果能更快、更好地跑起来,医疗的精准度和患者获益将大幅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冠军模型”场景应用
陶璐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在金融、医疗、零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撑和价值赋能。“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冠军模型’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应用,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陶璐娜建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及地方的体育发展规划中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研发应用和关键性技术突破,将“冠军模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结合的场景应用纳入重大课题、重要事项。从优势项目到薄弱项目、从单项运动到团体运动,以点带面做好各类竞技场景应用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动员各方力量团结协作、集体攻关、整体推进,更好地发挥国家规划政策主导下,多元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此外,陶璐娜建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支持和鼓励各方参与研发创新合作。提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继续加强国内外优秀教练团队、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合作交流,提高创新融合的效率和效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加强教育信息化更好促进教育现代化,正确运用AI为教育教学赋能
汪小帆认为,或许以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伙伴”,不断交互、一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会越来越重要。“对学习者而言,要学会学习,不仅包括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合作,也包括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协同。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价值观要在其中发挥作用,让科技向善真正得到落实。”“加强与改进教育信息化,更好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大规模线上教学为契机,助推高等教育变革”“规范有序推进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激发每个人成为不同的人,而不是促使大家都一样。把每个人真正的潜能激发出来、汇聚起来,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全国政协委员、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厂长张涛:聚焦数字化转型与新兴人才培养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涛委员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要做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新兴人才培养方面,张涛委员认为,应拓宽国际教育视野,借鉴国内外专业先进应用技术;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进一步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力度,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王晶认为,如今,数字化、智能化的人才需求相继涌现,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势在必行。他表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要面向未来和前沿、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结合实践和实用、立足新职业和新专业、重视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他建议,打造数字中国的人才培育体系。前瞻性规划未来十年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地图和人才培育体系,打造基于人才成长全量数、实现数字人才智能识别和针对性培育的大模型;出台具体政策,搭建数字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数字人才国际化培养,提升数字人才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应加快构建基于产业实际需求的数字化人才培育方案,依托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建设运营产教融合服务一平台、资源一张网、实训多中心,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学校、家庭、企业、研究机构、实践机构等人才培养生态“一张皮”。建议抓住企业家这一“关键少数”,带动全社会数字化认知的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深化香港与内地数字经济合作
林建岳表示,今年两会,他重点提出“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等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他强调,香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可以在“丝路电商”建设上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建议,中央将香港定位为“丝路电商”的国际合作平台,支持香港业界把握国家“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机遇,为业界参与先行区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倡议,中央应推动香港打造成为“岭南文化创意产业龙头”,进一步带动和深化大湾区各市的文化产业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大力发掘和整合大湾区文创资源,并善用香港的国际平台,积极向世界讲好岭南文化与大湾区故事。
全国政协常委、贵州师范学院院长韦维:数字教育赋能乡村养老
韦维说,“从调研中发现,还存在乡村老年数字教育平台的教育性偏弱,数字教育技术适老化程度偏低,学习资源供给质量偏低,数字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完善,现有教育赋能的主要手段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鉴于乡村老年人的现状,韦维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建立政府统筹、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资源供给体系,确保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建立基于公益性的监管制度,严禁利用学习平台推销产品。其次,推动数字技术的教育“适老化与便捷化”改造,完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建设;开发兼具“普适性与差异性”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再次,遵循“能者为师”的学习服务队伍建设原则,建设一支乡村“能人”教师队伍,针对老人学习需求,提供线上和线下学习指导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支持数字乡村建设
陶勋花表示,“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她建议,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支持和鼓励乡村基层数字化创新,完善配套政策;提升乡村网络质量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融合发展;构建数字乡村治理综合应用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夏泳:发挥“5G+北斗”优势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夏泳建议,充分发挥“5G+北斗”的技术优势,推动规模应用及产业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他表示,“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5G+北斗’的发展与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该技术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规模整体较小,在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应用场景的融合拓展、生态培育壮大等方面还需要发力推进。夏泳建议,结合产业特点与重点应用场景,将“5G+北斗”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区域规划和产业规划,协同做好5G与北斗地基增强站规划建设,形成“一张网”服务能力。夏泳认为,“5G+北斗”也需积极拓展重点行业应用,引导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大众消费、农业农村、能源电力等重点领域把“5G+北斗”应用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在智慧交通、社会治理、应急抢险、自然资源等政府主导领域,带头打造一批“5G+北斗”的典型应用。一是积极发展行业专用设备;二是加快培育运营服务领域市场主体;三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5G+北斗”战略合作,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转化。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网、中国经济网、新京报、上海证券报)
(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