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安全>安全动态

运用人工智能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来源: 法治日报 authorIcon.png 文章作者: 朱宁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5日下午对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审议中,委员们认为,修改网络安全法,对于深入推进网络强国战略,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应对新型网络安全挑战,意义重大、正当其时。此次修法坚持问题导向,法律责任设计更为精细,顺应当前国内外网络安全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法律责任框架,有助于提升法律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修改决定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建议提请表决通过。

同时,委员们也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在网络内容生成传播和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网络安全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矛’和‘盾’的作用都有。例如,AI技术既可以被恶意利用以放大网络攻击风险,也可以被应用到网络安全的监测防护中,是机遇挑战并存。” 侯建国委员认为,增加人工智能相关条款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建议增加“以人工智能发展,提高网络安全、监测与防御能力”的相关文字。

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国际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境外机构、组织、个人不会仅仅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危害会涉及网络安全方方面面,形式和手段也会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王超委员认为网络安全的防范范围应该予以扩大,建议将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第75条表述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从事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黄明委员建议网信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发展指南的编制工作,加强企业网络安全的具体指导和规范,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网络违法行为,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同时,进一步细化违法认定标准和处罚裁量基准,规范执法行为。

安立佳委员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落实法律中进一步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尽快完善配套规则,尽快形成活跃创新、包容多元、健康完善的产业生态。


(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