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安全>预警通报

开学季警惕四大诈骗套路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9日 文章来源: 深圳晚报 authorIcon.png 文章作者: 记者 伊宵鸿
原标题:“老师”喊你缴费?骗局!

暑假即将进入尾声,当师生和家长们忙着筹备新学期开学事宜时,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手”也悄然伸向校园。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获悉,截至8月21日,全市已接报在校师生被骗警情1045起,其中市教育局直属院校89起,高等教育院校324起;被骗人员中教职人员137人,学生908人。为守护市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本报梳理开学季高发诈骗类型,拆解骗子的“伪装术”与“话术陷阱”。

缴费通知类

伪装老师微信号,诱导转账

刘女士的女儿即将转学入读,平时她通过QQ班级群与老师保持联系。某晚刘女士收到“班级老师”的QQ私聊消息,通告原QQ班级群将解散,需加入新钉钉群沟通。因对方头像和昵称与班级群中老师一致,刘女士没有过多留意,便扫码加入钉钉群并添加“老师”钉钉号。对方以“新生入学需交纳体检费95元、资料费100元”为由,诱导刘女士转账,之后又以“购买校服”为由要求再次转账。

套路解析:开学季常有诈骗分子混入“班级群聊”,通过改头像、昵称冒充学校老师、班主任或家委会成员,以缴纳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等为由,群发或私聊家长实施诈骗。深圳警方表示,当接到自称老师或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务必电话或当面核实。

兼职刷单类

蝇头小利为饵,大额诈骗收尾

陆老师刷“小红书”被拉入群聊,群内以“购物返利”为诱饵,引导其关注认证主体为村委会的公众号。对方以“绿色兼职”为名,要求陆老师通过网上购物平台刷单并承诺返现。最终,陆老师被诱骗多次转账购买机票、会员卡等,累计损失10万余元。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通讯软件传播“刷单业务”,引导受害人刷单,最后提高刷单金额,以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持续投入,拉黑完成诈骗。深圳警方提醒“刷单、刷信誉”都是违法行为,不是正当兼职,不要被小利诱惑。

校园贷款类

征信威胁,诱导转账

小杨接到自称中国银联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对方告知小杨的校园贷信息未注销会影响征信,可以通过他们指引关闭渠道。小杨扫描对方发来的农业银行App二维码,转账4999元至指定账户后,察觉不对遂前往派出所报警。

套路解析:针对学生常见的骗术一是“奖学金”诈骗,二是注销“校园贷”诈骗。深圳警方提示,学校或资助机构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或要求ATM操作,以发放奖学金为由要求提供密码、验证码或转账的一律是诈骗。

冒充熟人微博类

克隆账号,紧急求助诈骗

23岁的周先生收到“大学室友”微博私信,称出国急需代付机票尾款1.2万元,对方精准复刻室友头像、简介及近期互动记录,并附上伪造的航空公司“支付链接”。周先生转账后发现“室友”账号是克隆的,钱款流入虚拟币洗钱平台。

套路解析:诈骗团伙扒取微博隐私克隆账号,以“支付超时”“系统故障”等话术诱导扫码转账。深圳警方提示,市民接到朋友求助信息,务必直接电话或视频确认;支付设置24小时延迟到账;凡涉及“代付”“扫码付款”立即拉黑并报警。

(编辑: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