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安全>治理监管

【网络安全】抵制网络谣言,守护网络清朗空间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9日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网


网络上的谣言,有时看上去那么假,但偏偏有人信。

有时看上去又像真有那么一回事,由不得你不信。

“火车票全网‘免费退’”,实则是某平台为吸引新会员所进行的营销炒作;“山东17万文科生滑档?”,背后是从事高考志愿导航和复读推介的某公司为博取眼球、招揽生意;“湖南长沙暴雨致多辆摩托车被淹没?”,其实是某网民移花接木,用国外洪涝灾害的场景来赚流量。

……

这些,曾在7月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谣言,被列入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7月辟谣榜。

身处“人人都可发声”的互联网时代,或多或少,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网上冲浪”变得越来越考验“眼力”“脑力”,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中了谣言的招,甚至成了传谣的“工具人”。

其实,谣言也不是网络时代才有的新生事物。2300多年前,《荀子·大略》就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可见谣言自古就有,就看你的智商是否在线了。

但与以往相比,网络谣言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播虚假信息。更多时候,它携带着造谣者的情感、态度以及私利,通过贩卖焦虑、恐慌等情绪,消耗公众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对社会信任基础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前不久,江苏警方发布了一批网络谣言典型案例。仔细分析琢磨,其中的套路还真是五花八门。

它们中,有的直接无中生有,“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凭借“脑补”杜撰,凭空捏造“小作文”。比如,盐城的韩某、顾某等人道听途说有人轻生,就在网上编造散布“特大新闻,XX桥那里一个十八岁的,没考上大学跳河了”。

有的则是移花接木,冒用或拼接不相干的图片或视频自证自话,甚至利用AI等技术换脸、配音。比如,常州杨某就利用AI软件自动抓取外地“学生被泼开水烫伤欺凌”信息,嫁接至常州金坛某中学进行炒作。

有的是断章取义,摘取碎片化信息,加以个人臆断、主观猜测。比如,南京范某某在网上看到“某品牌车内不雅照”后,就浮想联翩编造“某品牌汽车泄露车主隐私”,损坏企业的形象。

纵观网络,我们还经常看到伪装成生活资讯,打着“温馨提示”幌子的谣言,以及穿着所谓“冷知识”“小技巧”外衣的伪科学谣言。这类谣言往往多与养生、健康等生活话题相关,因为拿捏特定人群的心理“痛点”,即使已被反复、多次地辟谣,但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旧谣新传,换个新“马甲”卷土重来。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家庭群聊、校友群聊里看到的“震惊体”“标题党”类文章。

此外,随着自媒体短视频发展,有的还把多机位、多角度拍摄的情景剧,炮制为所谓的“新闻”,这种谣言的危害性更大。

总之,这些套路制作的谣言,经过裂变式的传播,轻则损毁个人荣誉、造成“社会性死亡”,重则会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灾难性破坏,让全社会都为之买单。

利用信息网络寻衅滋事

2023年11月,钟某收集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热点话题小道消息,采取自己演绎、自己讲解的方式,拍摄、剪辑“缅北电诈团伙背后有温州帮、温州资本介入”“温州帮成为电信诈骗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并给缅甸电诈恶行提供资金支持”等虚假视频信息,并指使员工苏某某、吴某某转发、传播,造成严重后果。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依法立案侦查,钟某等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日前,经检察机关批准,钟某等3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

法律后果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如何辨别谣言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别出哪些是谣言呢?

【查证来源】看看信息的发布者是谁,是否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多方对比】不要轻信单一信息源,多找找其他渠道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

【理性思考】遇到夸张、绝对化的表述时,要保持警惕,用理性思维去分析。

【官方确认】对于重大事件或敏感话题,最好等待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确认。

抵制谣言,从我做起

1、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面对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持冷静,不轻信、不传播。

2、 查验信息来源,关注官方发布。遇到可疑信息,主动查证,避免被误导。

3、积极举报,共同打击。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向平台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国家网信办举报电话:12377

网络谣言止于智者。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网络时代,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真相的净土。抵制网络谣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清朗、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编辑:索朗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