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信》2023年第11期目录
本刊编辑部
发表《致广大而尽精微——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政府建设述评》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对任何国家和政党来说,互联网是重要的执政条件,网络空间是重要的执政环境,信息化是重要的执政手段,用网治网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和体现。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党如何更好治国理政,如何推进政府治理理念、方式、手段创新,让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实践课题。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正是立足时代背景、针对现实问题、着眼未来发展作出的科学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大势,围绕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就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有力支撑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协同创新,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网信委主任易炼红
发表题为《纵深推进网络强省、数字浙江建设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网信力量》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做好浙江工作包括网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高度自觉,一体贯通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数字浙江战略擘画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打造新的重大成果、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表《奋力谱写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文章
文章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着眼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扎实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惠民服务、网络安全保障、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于绍良
发表题为《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巩固壮大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人民日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人民日报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为巩固壮大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作出贡献。
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
发表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以数字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陕西实践》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陕西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数字陕西战略,以数字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陕西实践,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网信委副主任王大南
发表题为《勇担使命任务 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青海力量》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起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
发表题为《数字化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时代,如何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河南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党委书记王彦生
发表题为《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时强调,“要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党建统领作为数字政府建设基本原则,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回答好“为何统领”“统领什么”“怎样统领”这三个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徐龙第
发表题为《发展、安全与治理:网络空间战略任务的平衡与统筹》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我国在网络空间面临三大任务,即发展、安全与治理,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网络空间大战略的三大支柱。在当前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平衡和统筹网络空间的发展与安全,推动实现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
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
发表题为《汇聚亿万网友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伟力》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光明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思想文化特色,从媒体深度融合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策划灵感,向创新要生产力,通过合作平台放大主流声音,扩大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实效,不断汇聚起亿万网友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伟力。
>>>>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玮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李丁一
发表题为《网络语言规范管理须多位一体协同共治》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当今社会,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努力构建积极正面的网络语言环境是每一位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网络语言规范管理需要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模式,主管部门以法律法规为范,教育部门以培养引导为本,平台以协助监管为责,信息技术产品以合乎规范为用,网民以自我约束为任,持续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文兵
发表题为《以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国际社会应利用好网络技术发展重要契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加强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汉华
发表题为《为个人信息保护搭建法治屏障》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成为趋势,数据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成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驱动创新的重要杠杆。
>>>>
暨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王鹏
发表题为《构建海峡两岸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径》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已成为海峡两岸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最核心思想。新时代海峡两岸基于共同利益的相互合作与和平共处,已在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就,也为一道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指明了方向。
发表题为《造中国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量子计算机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战略制高点。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机制造企业,已研发出多台量子计算机,并成功交付用户使用。
目 录
封面报道
04
致广大而尽精微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政府建设述评
本刊编辑部
网信委主任谈网信
14
纵深推进网络强省、数字浙江建设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网信力量
易炼红
学习专栏
18
奋力谱写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2
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巩固壮大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
于绍良
27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以数字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陕西实践
孙大光
31
勇担使命任务 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青海力量
王大南
信息化
36
数字化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汪玉凯
40
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
王彦生
技术前沿
44
发展、安全与治理:网络空间战略任务的平衡与统筹
徐龙第
网络内容建设
48
汇聚亿万网友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伟力
杨谷
52
网络语言规范管理须多位一体协同共治
李玮 李丁一
国际视野
55
以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陈文兵
网络法治
58
为个人信息保护搭建法治屏障
周汉华
学术园地
64
构建海峡两岸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径
王鹏
网信企业
67
造中国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
张辉
月度速览
70
月度速览
习语用典
76
习语用典
经验交流
80
北京海淀
坚持自主可控 构建“区块链+数字政务”创新生态
黄英
82
四川泸州
实施“民心守护”工程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泸州市委网信委
84
广东广州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 打造区块链发展“广州模式”
陆志强
86
重庆渝中
抢抓国家区块链试点建设机遇 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书燃
88
江苏南通
党建助企“双奔赴” 线下线上“一盘棋”
南通市委网信办
我和网信
90
3D打印展现汉字立体之美
网词
92
网词
网信数据
94
网信数据
(编辑:王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