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洁院士: 互联网下半场,要抓住“弯道超车”机遇
在互联网发展上半场,他推动互联网开通、建设,并促进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下半场,已经81岁的他依然活跃在科技前沿,引领着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网络实现“弯道超车”。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荣誉主任兼首席科学家、江苏未来网络集团董事长刘韵洁。
在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南京的未来网络小镇,采访了刘韵洁,一起追忆我国互联网的起步与发展,畅谈未来网络的战略意义。
“当时我国连固定电话都供不应求,却抓住了公众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这非常了不起”
1994年,我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我们从1992年就开始做准备,才能在全球较早启动公众互联网建设。”刘韵洁回忆道。
1992年下半年,时任邮电部数据通信研究所所长的刘韵洁被任命负责筹备邮电部数据通信局,目的就是加快发展以计算机联网为代表业务的数据通信。数据通信局刚成立时仅6个人,刘韵洁一边抓队伍建设,一边承担起中国数据通信网络的设计规划、建设及运维管理工作。在数据通信局的拓展推动下,中国的数据通信业务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并于1995年底在财税、金融等20多个部门和全国部分大中型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为后来的互联网建设发展积累了经验,并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培育了广泛的客户群体。
互联网发展之初,功能基本局限于科技人员与知识分子联网到美国去检索科技文献资料。但刘韵洁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将成为未来趋势,电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互联网的发展建设中,否则将影响整个国家信息化的进程。1994年3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北京、上海节点工程开始建设。当年10月,我国面向公众开通了互联网业务。
“这比欧美国家很多传统电话公司开通公众互联网业务都要早。想想当时连固定电话都供不应求,还得排队安装呢,我国却在全球较早开通了互联网,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这非常了不起。”刘韵洁感慨道。1994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3.2%,当时连电话还是“王谢堂前燕”,互联网更是遥不可及,邮电部能作出发展公众互联网的决策非常超前。
但当时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几乎是清一色的英语,这限制了中国大多数用户使用互联网。同时,由于当时互联网接入美国的电路费由中国单方出,而不是像电报网、电话网那样双方各负担一半电路费用,因此中国网民上网的费用很贵。刘韵洁认为这非常不合理,他曾跟美国MCI公司的副总裁建议,按照运营商传统方式分摊互联网成本、结算费用,然而对方说,中国互联网没有内容可供美国网民看。
这对刘韵洁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要推动互联网中文应用的发展,否则中国的互联网就只是国外互联网的一个接入网,不是真正的互联网。
“我做得比较令人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推动互联网中文应用发展起来。”刘韵洁表示。1995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首次推出中文信息库。刘韵洁还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中文内容的开发与发展。随着中文应用的繁荣,互联网从知识界普及到了普通百姓。“在全球,我国互联网能取得如今的地位与成就,我认为与我国抓住互联网发展先机有关,也与互联网中文应用的繁荣密不可分。”
对于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50位风云人物之一,刘韵洁说:“我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提了一些建议,比较好地把握住了技术路线,让我国互联网没有走弯路,没有耽误发展。当时,邮电部吴基传部长、朱高峰副部长、杨贤足副部长等老一辈领导敢于创新,善于抓住机遇,我认为他们在互联网发展中功不可没,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互联网的下半场,未来网络是中国自己的技术路径,我国有机会实现互联网核心科技‘弯道超车’”
提到被称作“中国互联网之父”,刘韵洁说:“我觉得很惭愧,因为互联网是美国发明的,我无非就是推动它做起来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技术路径、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从跟跑变成领跑。”
“我们正在做的未来网络探索,就是这样一件事。”说到这里,刘韵洁的声音充满激情。“什么叫未来网络?就是要打破传统互联网的架构,形成一个新的网络,就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我一辈子都在跟网络打交道,一直在想办法破除互联网的弊端,我曾在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上做过一些尝试,获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刘韵洁解释。
“2004年退休,但2005年当选院士给了我机遇继续研究网络。”刘韵洁说,互联网是“尽力而为”的网络,存在丢包、拥塞、网络传输效率低等问题。这在消费互联网中不是主要矛盾,但随着互联网向“生产型”转变,就难以满足很多行业对安全、实时、质量保障、可管可控等要求,迫切需要对网络架构进行变革,这就是未来网络领域。当时全球还没有“未来网络”这个概念,这是全新的孤独的探索。
在刘韵洁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启动了“面向2030年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设立了有关未来网络的研究咨询课题。2013年,在中国工程院一批院士的建议下,我国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听完刘韵洁关于研发工作的汇报后提出,要加快建设未来网络国家大科学装置,并对我国实现互联网核心科技“弯道超车”提出了殷切嘱托。
刘韵洁牢牢记住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2018年,在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支持下,他又进一步牵头创建了紫金山实验室这一重大创新平台,并担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历经10年探索与跨越,系统性攻克了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率先成功开创了一条互联网发展的全新技术路径,构建了基于服务定制架构(SCN)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并成功开通了覆盖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广域确定性网络。
在刘韵洁看来,确定性网络正在成为未来网络产业的核心,也是在网络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有望解决传统互联网拥塞无序的问题,推动互联网从“尽力而为”到“确保所需”的技术体系变革,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不同场景的网络需求。同时,“确定性网络可以给每个用户、每个企业提供专网一样的质量和安全,但像公网一样方便、便宜。”刘韵洁表示。目前,确定性网络已经在“东数西算”“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南京紫金山实验室考察调研,听取刘韵洁关于最新情况的介绍。“我们把总书记当年布置的‘作业’交上了,新的网络架构已在布局,9年前的梦想已成真!”刚“交卷”,刘韵洁又迎来新的任务。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尽管我们在未来网络领域比发达国家提早七八年布局,但在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我们现在需要把应用领域做好。”这成为刘韵洁新的挑战与使命。(本报记者 杨扬)
(编辑: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