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实践”安徽行采访手记|中国税务报徐沙浓:记者要学会
“透视”“环视”“凝视”
近日,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四力’实践”安徽行活动,我们走进安徽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的火热一线,详细了解安徽以高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取得的前沿成果,共同记录安徽在高质量发展中迸发的澎湃生机与活力。
中国税务报徐沙浓(左)在国盾量子采访。
学会透视,善于发现“小切口”
宏大叙事往往藏于具体细微之处。在合肥科学岛,我看到了可以“种太阳”的国之重器;在拥有合肥市近43%量子企业的“科大硅谷”片区,我走进科大讯飞和国盾量子,近距离感受科创企业追“新”逐“质”的不懈探索;在合肥市蔚来汽车新桥基地,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汽车工厂让我啧啧称奇……安徽无处不在的科创气息,让我找到了新闻报道的切口。
在实地调研中,我了解到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的底气,不仅来自精益求精的研发团队,也来自实实在在的税收支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多家企业工作人员表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不仅盘活了企业投入科研的现金流,极大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也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作为党报记者,要学会透视,透过一家家有代表性的科创企业成长故事,全方位、多维度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用扎实的笔触和生动的镜头去记录其中的鲜活税务故事。
学会环视,站得高看得远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曾经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是脱贫之前大湾村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大湾村,道路通畅,茶厂、光伏、漂流、民宿等产业越来越红火,走出了一条“山上种养、家中迎客、产旅融合”的振兴发展之路。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湾村,在村中贫困户陈泽申家的院子里,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来到了大湾村。在陈泽申的老房子里,他一边拿起货架上自家和周边邻居种的花生、天麻、野菜等地方特产,一边讲述着大湾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
真实的力量最动人。“这里以前是穷山沟,村民走的是土路。现在不仅有了水泥路、柏油路,还通上了公交车”“路修好了,出门也方便了,农产品也卖出去了,来大湾村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很多村民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看见他们一张张质朴的笑脸,那种从心底洋溢的对生活的憧憬与期待,让我深受感染。
作为党报记者,既要将目光聚焦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又要多走进基层听民意、听民声,才能把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有生命力的报道。
学会凝视,有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全面深刻、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增强宣传本领的重要一环。
调研期间,我们走进有着“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美誉的革命老区六安金寨县。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里,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段段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仿佛把时光的指针拨回至那段波澜壮阔的卓绝岁月。“敌人的脚步越来越近,妇女排战士张敏怀中只有6天大的孩子却饿得大哭不止。为了不暴露战友位置,她紧紧堵住孩子的嘴。战友安全了,可怀中的孩子却停止了呼吸……”讲解员讲到此处,不少记者都红了眼眶。这一珍贵的动情瞬间立即激发起我的新闻敏感,举起手机记录了下来。
回顾此次“‘四力’实践”安徽行活动,从在科创一线感受向“新”力,到走进革命老区探寻红色基因,再到在绿水青山间感受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我深刻感到,只有走进基层一线,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才能在深入调研中获得新知。我将努力做好“透视”“环视”“凝视”,采写更多有热气、有锐气、有生气的新闻作品,在税收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记录时代声音,彰显税务系统党报记者的责任担当。
(编辑:索朗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