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传播工作

视听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8日 文章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产生一大批优秀视听文化产品。在数字时代向数智时代转型的当下,视听创新不仅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助力。

推动传统与现代的链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它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包括物质器物、价值理念、风俗制度、艺术美学等各方面在内的系统性社会文化遗产。按照汤一介先生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概念的辨析,“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流向,“传统文化”则是一个静态的凝固体。当静态的凝固体穿越时空,重新构成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的过程中,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视觉化转向和视听化转换。随着摄影等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知识、思想、意识形态的生产打破了以文本、文字或语言为主的呈现方式,而代之以图像。如海德格尔所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这一阶段就传统文化而言,可复制的数码照片和各式图画书成为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和介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电子装置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视听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影视艺术、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媒介产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过程中,视听化转换也成为重要路径之一。

视听化转换为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优势。比如,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采用全景3D技术,将长安城、五行山洞、悬空寺等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得立体可感、精致细腻。再如,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利用“戏剧+影视+访谈”的方式,完成了典籍形态的视听化转换,复现了典籍内容,活化了历史场景。

视听化转换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新媒体技术、数字技术、智能虚拟技术的使用,开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想象力、生命力。如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与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使用数字特效完美营造了人、仙、妖三个世界,使中国神话想象以鲜活逼真的影像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视听化转换拉近观看主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比如在B站投放的短视频《醉成都》,人物身着传统服饰、以传统音乐为背景,融入说唱和表演,以诙谐有趣的形式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形式结合,营造出古今同框、跨时空对话交流的场景。再如大型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每一期都有一位演员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影像故事的方式对国宝的前世今生进行演绎,增强了沉浸性,消解了观众对国宝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视听化转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打下基础。以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节日系列”节目为例,它所产生的话题热度和所激发的“博物馆热”效应是其他载体所无法达到的,视听化转换无疑成为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重新诠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内容的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保持着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首先是认知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大量的古代典籍中,而文言文在现代生活中的离场,则割裂了普通人与古籍之间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视听化的过程中,通过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制造的具有立体感、趣味感、贴近感的内容,可以唤醒国人的文化记忆,重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诸如《典籍里的中国》《中国礼·中国乐》《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

其次是古为今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精深的民族智慧和各种有价值的思维经验,可以对现代人的思想修为和行动原则提供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内容重新诠释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做到了古为今用。诸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打破成见,扭转命运”的主题阐释;网络动画《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中隐藏在神话叙事中的现实生活隐喻,借小野猪视角审视当下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等。

最后是提供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听内容创新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诠释,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了解决当下中国、世界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诸如纪录片《孔子》,通过人物访谈、故事化的讲述,形象地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仁学思想为协调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资源。而《空谷幽兰》《问道楼观》等纪录片对道家“崇尚自然”,强调“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的观念阐释,对当今社会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

建立起多样的话语系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网络游戏、动画等视听媒介的创新传播,话语系统从纯语言系统向多模态话语系统转变。其一,通过数据库等媒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其二,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改编和推广;其三,通过VR、AR影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拟重构和互动体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介化的过程中,蕴含着一种媒介逻辑的指向。其一,从宏观层面来看,不同的视听载体具有不同的“媒介语法”,决定着传统文化呈现的总体形态;其二,从中观层面来看,不同的视听载体意味着不同的媒介组织选择和展示规则,决定着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渠道、受众和效果;其三,从微观层面来看,不同的视听载体意味着要遵循不同的媒介原则,如时长、戏剧化冲突、情节、娱乐元素、剪辑风格等。

一言以蔽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视听载体创新的过程中,也在依据媒介逻辑进行呈现和互动,从而建立起多样的话语系统。此外,媒介的“符号权力”和“符号资源”有着建构现实的力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媒介逻辑建构的话语体系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具说服力。如河南卫视“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不仅与该作品本身科技、文化、舞蹈、创意的完美融合相关,更离不开全媒体跟进、各类APP的广泛传播。多元视听媒介所打造的不同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使该作品在世界各地不断延伸和扩散。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听化转换架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构建,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系统。

作者:陈晓伟(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3BC040)阶段性成果)

(编辑:旦增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