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 候璐莎: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就、挑战及建议
江苏大学全球发展与安全研究院理事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演进。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社会和安全格局。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全球、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已有三十年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洞察全球互联网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管网治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网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这一理念主张展现了中国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建设性举措。
中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领域的成就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落地生根,引领新时代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就。
第一,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网络空间治理进程,致力于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建立多边、民主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一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网络空间治理进程。中国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向联合国提交“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并于2015年提交更新草案,成为国际上第一份系统阐述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的文件。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论坛、会议以及联盟组织的网络安全国际治理,建设性地参与联合国信息安全开放式工作组和政府专家组,推动这些组织成功达成最终报告。中国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进程,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合作。
二是拓展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网络事务合作。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制定工作;积极参与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等平台或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协会活动,推进产品研发和应用实践,深度参与规则制定,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参与全球联合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安全事务,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全球网络安全治理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7年3月,中国发布首份《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就推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首次全面系统提出中国主张,向世界发出了中国致力于网络空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此外,中国还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签署《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金砖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倡议》《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协同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维护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二,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持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致力于与国际社会各方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一是大力建设世界互联网大会交流平台,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打造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高端平台。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主场外交,广泛邀请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等利益攸关方参与,应对数字挑战,共享数字经验,协商数字未来,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献智献策。
二是积极搭建双多边交流平台,深化中俄、中欧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网信领域的高水平合作。组织搭建中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德互联网经济对话、中欧数字高层对话机制等。中国与各国加强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打击网络犯罪合作,持续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共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
第三,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携手推进全球数字治理合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携手推进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全球数字互联互通水平。统筹推进5G、IPv6、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水平快速提升。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全球互联网普及和信息化水平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中国IPv6产业发展报告(2023版)》显示,截至2023年5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7.63亿,用户占比达到71.51%,用户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二是支持多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为全球光缆海缆等建设贡献力量,推动北斗相关产品及服务惠及全球,为发展中国家打开数字化信息高速通道。中国广泛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项目,并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助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对传统基建(如港口、铁路、道路、能源、水利等)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三是推动数字规则标准建设。中国与多国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发起“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和《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等一系列合作倡议。中国加强数字领域的规则标准“软联通”,推动区域性数字政策协调,保障各方权益。
第四,大力深化国内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
中国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订餐等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赋能,持续迸发创新发展活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数字中国建设蓬勃发展。多年来,在《“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推动下,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7.5%;截至2023年5月,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20.5亿。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高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新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二是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首先,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截至2022年2月,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其次,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融合应用,智慧农业、智慧农机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研究不断加强。最后,数字化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针对不同群体的信息化服务保障日趋健全。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互联网应用于教育、医疗、扶贫等公共服务事业,提高数字技术服务水平,推动数字普惠包容,提升不同群体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编辑:户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