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传播工作

盘点|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4日 文章来源: “中国网信杂志”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坚持以清朗网络空间为目标,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十项整治任务。

“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六方面问题:一是宣扬猎奇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问题;二是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问题;三是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四是色情赌博引流、网络诈骗问题;五是鼓吹炫富拜金、无底线追星问题;六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

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162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群组8万余个,有力净化网络环境,为广大网民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春节网络氛围。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

聚焦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内容乱象,通过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健全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信息举报工作,重点整治无事实依据凭空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炮制传播虚假不实信息、敲诈勒索谋取非法利益、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恶意炒作涉企公开信息等问题。

专项行动期间,指导督促各省级网信部门和10家重点商业网站平台受理涉企信息举报约29.7万条,处置有效举报约19.6万条,处理违法违规账号约1.7万个。关闭“墨子商业论”“小牛说车”等一批捏造事实诋毁企业形象、拥有百万以上粉丝的大号。坚持“零容忍”,关闭以“社会监督”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的“奇偶派”“丽尔摩斯”等账号,并将账号主体纳入平台黑名单。

“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

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整治重点包括:一是自导自演式造假;二是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三是以偏概全设置话题;四是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五是滥发“新黄色新闻”。

专项行动期间,各网站平台共处置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3.1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0.7万余个,清理违法不良信息67.8万余条,针对虚假摆拍、发布标题党文章、教授无底线博取流量的内容课程等各类典型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各网站平台通过上线作者声明功能等多种措施推进信息来源标注工作,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得到提升。

“清朗·打击违法信息外链”专项行动

聚焦违法信息外链问题易发多发的八个重点环节开展整治:一是账号环节;二是评论环节;三是群圈环节;四是直播、短视频环节;五是生活服务环节;六是浏览器、搜索引擎环节;七是电商环节;八是涉未成年人版块环节。

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3607万余条,处置账号107万余个,关闭群组3万余个,下架商品3490件,关闭下架网站平台1891个,向有关部门移送线索741条,印发《违法信息外链认定指引》,违法信息外链定义范围、具体表现和判定标准更加明晰,网络黑灰产等问题治理针对性、有效性明显提升。

“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六个环节突出问题:一是短视频、直播平台;二是社交平台;三是电商平台;四是应用商店;五是儿童智能设备;六是未成年人模式。

专项行动期间,集中整治发布血腥暴力“毒视频”,利用“网红儿童”进行无底线营销,对未成年人实施“开盒挂人”行为等突出问题,对部分儿童智能设备传播违法违规内容问题予以行政处罚,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向各省级网信部门下发典型案例、细化治理举措,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围绕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重点整治五类突出问题:一是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二是“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三是传播“软色情”信息;四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五是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专项行动期间,依法依规处置直播34.2万余场,清理违规信息66.2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6.8万余个,处罚商家和店铺2200余个,下架商品600余件,处置主播1.3万余人,约谈MCN机构12家,重点网站平台向社会发布专项行动公告75期,公布典型案例44件。网站平台内容审核标准和功能规则进一步细化完善,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问题得到缓解。

“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

针对违法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为,集中整治五类突出问题:一是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使用与新闻信息内容严重不符的夸张标题,或者恶意篡改、断章取义、拼凑剪辑、合成伪造新闻信息,误导社会公众;二是借舆论监督名义,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提供财物、开展商业合作,谋取不正当利益;三是仿冒、假冒新闻网站、报刊社、广播电视机构、通讯社等新闻单位,或者擅自使用“新闻”“报道”等具有新闻属性的名称、标识开设网站平台、注册账号、发布信息;四是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五是伪造、倒卖、出租、出借、转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资质。

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假冒仿冒新闻单位、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未经许可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违法违规信息24万条,关闭相关违法违规网站200余个,处置违法违规账号2万余个。部署开展“持证亮牌”工作,推动网站平台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账号启动“红V”专属标识,并在显著位置显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信息。

“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网站平台积极根据专项要求将语言表达规范性纳入内容质量评估及流量分配机制,细化热榜话题等重点环节审核及推荐标准。进一步健全产品功能,做好正面宣传,积极引导用户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让语言持续发挥抒发情感、增强认同、传递思想的正向作用。

“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

覆盖社交、短视频、直播、资讯、电商、搜索引擎、团购点评、婚恋交友、地图导航、旅游出行、本地生活、天气日历、运动健康等平台同城(本地)榜单、版块、栏目、频道,以及各类基于地理位置提供同城信息内容或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重点整治五类突出问题:一是散播网络戾气;二是制造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三是呈现色情低俗信息;四是为同城违法活动引流;五是提供网络水军服务。

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249万余条,处置账号19.5万余个,关闭网站132家,下架应用程序62个,解散超话群组715个,下架商品15万余件,处置店铺6.8万余家,同城版块内容乱象得到明显遏制,有力破解地域性“信息茧房”问题。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聚焦网民关切,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整治重点:一是深入整治“信息茧房”、诱导沉迷问题;二是提升榜单透明度打击操纵榜单行为;三是防范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四是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五是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服务保护网民合法权益;六是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


(编辑:户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