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传播工作

“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在之江大地“数”出乡村好光景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4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茶园里,采茶工的手机信号满格;大棚内,农户轻点手机就能浇水施肥;海岛上,老人通过摄像头向大医院的专家问诊……在浙江的田野乡间,“数智”画笔正勾勒乡村振兴的写意长卷。

今年,中国移动把握数智化革命机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蓝本,全面开展数字乡村升级行动。浙江移动以“数智兴农”为使命,推动乡村产业提质、治理增效、生活焕新,“数智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去年以来,浙江移动全面推进各项帮扶举措,对全省30个乡(镇)、村(社区)开展资金帮扶达124.8万元,落实数智化项目超200个,合计金额超4亿元。

开通共富基站:

9米长的水泥杆十余人抬上山

近年来,浙江移动持续加快农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农村基站覆盖能力和农村地区网络质量,加快家宽老旧设备更新迭代。目前,浙江农村场景下的移动4G无线接通率达到99.5%以上,行政村5G覆盖率达100%,乡村家庭宽带管线覆盖超过1090万户,稳步提升农村地区网络质量,持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4月,春意正浓,湖州的万亩茶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清晨5时,长兴和平镇还笼罩在薄雾中,采茶工王大姐已背着竹篓上山,她的手机屏幕上始终显示着“信号满格”。

往年这时,她总要担心手机没信号。如今,茶园里多了一群特殊的“守护者”——湖州移动联合电子科大长三角(湖州)研究院研发的便携式移动基站。这些基站具备自动选频、功率自动调整等功能,能够智能扫描并选择最佳频段,动态调节发射功率,根据茶厂潮汐式的信号需求进行灵活部署。

在浙闽交界的崇山峻岭中,景宁畲族自治县曾因地理隔阂和通信滞后,制约了产业发展。

“景宁县域内部分区域海拔超千米,地理环境复杂,山路狭窄,通信基站建设困难。”丽水移动景宁分公司网络部经理介绍,“施工材料全靠人扛,1根9米长的水泥杆需要十几个人抬才能运上去。”

为此,浙江移动的党员突击队通过无人机、测距仪等高空全景记录地势地貌,搭建全县3D地理模型,实现最佳信号覆盖点位的准确规划。

经过4个月的艰苦攻坚,累计开通101个共富基站。“自然村、红色教育基地、文旅景区、县级重要产业区、交通干线”五个通信全覆盖,筑牢了景宁的数字底座。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番茄连上5G,“跑步鸡”带智能脚环

如何发挥数智化优势,积极探索AI+应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浙江移动聚焦智慧农场、高标准农田等场景,助力打造农田遥感监测、畜牧管理、病虫害识别、振兴管理智脑等AI应用,新增5G智慧农业项目建设超160个。

在嘉善大云镇百亩番茄产业园,25套高精度土壤传感器、81个4K农情监控摄像头及23台智能边缘控制柜,构建起覆盖百亩温室的“空天地一体”数字神经系统。“通过采用智能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农药精准喷施模型,残留检出率下降79%。”嘉兴移动项目经理介绍。

“现在大棚里的西红柿都连上5G网了,生长情况都能看到。最近,天天有人驱车过来买西红柿,这种‘高科技’的西红柿大家都爱吃。”农户李婶边采摘边说。

在衢州衢江区莲花镇月山村的“跑步鸡”养殖基地,衢州移动利用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基地搭建起智能化的养殖管理系统,为养殖户提供精准的养殖指导。

“以前养鸡全靠经验,鸡还容易生病,鸡的品质也有好有坏。如今用上了这套系统,通过手机端,我也可以实时掌握鸡群的养殖环境,监测鸡的行为和生长周期,实现全流程溯源。如今,我们按严格的标准,让每只鸡跑到100万步,重量达到3.5~4斤后再出栏,提升了鸡肉的品质。”养殖农户李师傅说。

目前,衢江“跑步鸡”建有4个养殖基地,占地面积约418亩,建设鸡舍75间,养殖“跑步鸡”22.5万羽。目前,该项目的养殖效益已经初步显现。以莲花镇月山村为例,基地年养殖量达到4.5万羽,年利润可达15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

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乡村大脑”保安全,数智平台护生态

如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率,让乡村治理更加有力有序?近年来,浙江移动推进建设数字乡村“示范村”超2300个,深层次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从“平安乡村”到“健康乡村”再到“美好乡村”的演进。

光明村坐落在天目山南麓,是耕织图文化、天目窑文化发源传承之地。在光明村水库和河道,浙江移动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视频AI技术精准测量水位并自动报警,减少安全隐患;通过搭建“乡村大脑”平台,管理人员可利用高空瞭望系统和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控,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在重点安防、垃圾分类等关键区域,通过‘乡村大脑’平台能随时关注异常情况,用数字化确保村庄的安全。”光明村工作人员介绍。

在湖州南浔古镇,数字化的春风吹遍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串联起古镇管理、服务与游客体验的方方面面。古镇数据安全管理平台集成了数据集中管控、权限精细分配、日志智能审计等功能,如同古镇的智慧“鹰眼”,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全网数据。

“原本每天都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各个景点巡查设备运行和游客数据情况,如今通过移动打造的数据管理平台,随时随地就能实时掌握所有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古镇的工作人员介绍。

数智助力民生:

海岛远程医疗,老人线上点餐

强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丰富线上化、智能化、云化产品应用供给,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近年来,浙江移动积极助力乡村民生发展,协同推动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下乡进村,新增智慧校园建设13个,新增基层医疗机构项目建设64个,使数智化服务真正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嵊泗县地处舟山群岛北侧,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域面积,但海岛分散、信息闭塞、海洋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长期制约其发展。通过“零碳基站”建设、光宽带100%覆盖等举措,浙江移动解决了海岛居民网络信号差、信息闭塞等问题。

“以前,岛上没有无线覆盖,电视频道仅有五六个,天气不好的时候,电视就变雪花屏了。现在,我们终于实现电视频道自由了。另外,村里安全监控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代替了人工巡逻,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介绍。

为了方便海岛乡镇老年人的就医,浙江移动还助力嵊泗全域三镇四乡的9家医院和卫生院安装了智慧医保终端设备,患者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实现挂号、缴费,还能实现与省内各大医院的远程医疗连线。

在光明村,数智赋能让村里“留守老人”生活更方便。在“阳光厨房”,老人的一日三餐更放心,还有AI客服主动询问老年人订餐需求,让老人用餐安全、便捷。此外,村里的老人还配备智能养老手环,具备一键报警、语音通话、定位、健康监测等24项核心功能,切实守护老人的健康。

乡村兴则国家兴。浙江移动将持续发挥数智优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在浙江见行见效,绘就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陈珊)

(编辑: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