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传播工作

党建引领聚合力 环境整治焕新颜 ——亚让村探索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7日 文章来源: 亚让村驻村工作队


党建引领聚合力 环境整治焕新颜

——亚让村探索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在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畔,距秘境墨脱县城12公里处,海拔720米的亚让村犹如一颗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明珠。这里气候湿润、四季葱茏,村庄紧邻涛涛江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相得益彰。漫步村中,石木结构的特色民居与砖混新居错落有致,硬化路面平整延伸,铁艺护栏与怒放的三角梅相映成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每家每户门前迎风飘扬。金秋时节,稻浪翻滚、蜜柚垂金;初冬时分,柑橘飘香、木瓜满树。分区散养的林鸡闲步、肥猪酣卧,勾勒出农家岁月静好、万物共荣的田园画卷,生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图景。

常绿山林环抱的墨脱镇亚让村全景

2023年以来,亚让村以“党建引领、党群联动”为核心,创新建立村庄清洁长效机制,通过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实现了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蜕变,成为墨脱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示范标杆。

一、党建引领,凝聚环境整治“向心力”

亚让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提升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村“两委”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构建起“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一是组织带动,织密责任网络。村党支部宣传委员、团支部书记、妇联主席德前措姆带领“巾帼清洁队”,定期对亚让亲江景区1.8公里步道、G219国道村段、村庄干道及公共区域开展集中清扫。拾级而上的居住区台阶路、环村主干道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整齐晾晒的衣物被褥成为展现乡风文明的流动风景线。村“两委”实行网格化包干制,确保卫生管理全覆盖。二是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党员学习会、村民大会、微信群等渠道,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宣传。驻村工作队创新开设“卫生微课堂”,用门巴语讲解健康生活知识,使“讲卫生、护环境、美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老党员大次久感慨道:“过去垃圾随手丢,现在户户争当清洁模范,这才是新时代农民的新风貌!” 

组织党员开展“爱我墨脱、靓我家园”主题党日活动。

二、机制创新,筑牢长效管护“硬支撑”

亚让村坚持“建管并重”原则,以制度建设保障环境整治常态长效。一是双周清扫+动态整治。除固定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清扫外,村“两委”还针对卫生死角开展“动态清零”专项行动。自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启动以来,累计清理沟渠淤泥、公路垃圾、灌木杂草15吨,整治乱堆乱放20余处,确保在略显斑驳的红色树脂瓦屋顶下,每家每院的菜畦果园都能在整洁环境中生机盎然。二是评比激励+积分管理。深入开展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全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定期组织“最美庭院”、文明户、清洁户评选,将评比结果与积分兑换奖励挂钩。村民明珠措姆家因连续3次获评“最美家庭”,用积分兑换了生活用品。她欣喜地说:“现在连孩子们都养成了不乱丢垃圾习惯,评比让全家都有了获得感!”三是党员示范+群众共治。驻村工作队带头开展“讲卫生、树形象、作示范”活动,村党支部常态化组织“爱我墨脱、靓我家园”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形成“党员冲锋在前、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格局。村民扎西拉姆坦言:“看到党员干部带头打扫,我们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

环境整治“不落边角”,房前屋后小菜园展现新颜。

三、生态赋能,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亚让村将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景观。 一是绿化美化提升颜值。在村庄干道两侧栽植三角梅、番木瓜、柑橘、蜜柚、香橼等花卉果树,形成“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全年品果”的生态廊道。村民自发在庭院种植时令果蔬花卉,错落有致的香蕉、李树点缀房前屋后,实现“推窗见绿、移步闻香”的宜居愿景。二是设施升级夯实基础。全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电网覆盖率、通讯畅通率均达100%,户户配备标准化厨房、卫浴设施和修建排污沟渠。村内每户配置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定时定点收运,真正实现了“污水不乱流、垃圾不落地”。三是文旅融合激活经济。依托亚让亲江景区,培育“马路经济”、生态导游等新业态,墨脱茶叶、墨脱香蕉等特产销售拓宽了增收渠道。来自苏州的李女士赞叹:“整洁的观景步道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合,文明乡风更让人如沐春风。”景区建成以来游客量稳步增长,部分游客选择在停车场房车露营,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

主干道三角梅绽放芬芳,为美丽乡村增添亮色。

四、乡风浸润,奏响和谐共生“幸福曲”

三年前,村民房前屋后杂物随意堆放,车辆随意停放。如今,蜿蜒的村庄主干道整洁宽敞,亚让村的变化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乡风文明的升华。一是民风淳朴向善美。环境改善带动了精神风貌革新。村民自发组建“邻里互助队”,在红白喜事、农忙时节主动互帮互助。村妇联定期组织妇女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客厅卧室常通风、被褥衣物勤晾晒”的现代生活方式。二是文明新风润心田。设立“树立农牧民新风貌积分超市”,村民可用家庭卫生、庭院整洁等良好行为兑换生活用品。每逢周末,孩子们化身“优美环境践行者”,参与家庭清洁劳动,环保意识从小培育。村民向东笑着说:“现在连我家小孙子都懂得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了。”三是产业兴旺惠民生。环境改善反哺产业发展,村民干事精气神更足了,精心炒制墨脱茶、科学管护经济林;利用边角地发展生态养殖,散养土鸡成为游客青睐的绿色农产品。2024年,村民庭院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5%,真正实现了“环境美”与“腰包鼓”的双赢。

红柑橘挂满枝头,生态经济双丰收。

如今的亚让村,屋舍俨然、道路整洁、花果飘香,盛开的三角梅映衬着村民的笑颜,饱满的柑橘压弯枝头,家禽悠然自得,绘就出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画卷。这里的实践生动证明:人居环境整治贵在持之以恒,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共识、长效机制保障落实、群众参与激发活力,才能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亚让村正以“环境优”促进“产业兴”、以“生态美”助推“百姓富”,在雪域江南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作者:杨学鹏)

(编辑:索朗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