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传播工作

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6G将推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变革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6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authorIcon.png 文章作者: 陈若莹(实习)

11月13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主论坛上,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表示,6G将推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变革,终端将更加多元化。

AI与通信深度融合将构成6G的时代底色

从3G的视频服务、4G的移动互联网,到5G的万物互联,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建立在社会需求跃迁之上。李俨认为,如今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刻,AI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下一个周期的核心驱动力。

李俨表示,可以看到由AI生成的内容以及与AI相关的内容,将成为未来网络流量的主体。

从技术趋势看,6G将首次把AI视为网络的“内生能力”,在物理层、资源管理与业务编排等方面引入新的机制,使网络具备原生支持AI业务的特性。

智能能力从“可用”走向“主动”

通信技术的演进往往首先体现在终端形态的改变。李俨表示,6G与AI结合将推动终端进入“主动智能”阶段:终端不仅感知环境,更能理解场景、拆解任务,并根据时延、安全性等需求判断应在终端本地还是云端处理。

这种变化意味着终端侧不再依赖单一“大屏设备”,而是发展为多模态感知系统。随着感知数据上行比例大幅增加,未来网络架构需重新设计,上下行都将承担更重的流量与算力协同任务。

从产业视角看,终端的这一转向将引发大量新应用场景,如实时辅助、沉浸式交互、个人智能体等,推动下一轮创新周期。

6G网络走向“用户级智能编排”

对网络侧和运营商而言,6G不仅意味着带宽提升,更意味着运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李俨提出,AI将在网络侧发挥双重价值:一方面提高网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另一方面促使网络服务从“类型化资源分配”走向“用户级精细编排”。与5G的“网络切片”相比,6G网络将进一步向“实时智能调度”延伸。

从运营视角看,AI还可能催生新的业务模式,如根据实时互动、智能体任务等场景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新的增长点。网络既要高效,也要“更懂业务”。

全球协同将决定产业节奏

3GPP现在已经开始了Release 20的研究,这是6G研究的一个起点。按照规划,预计在2029年3GPP可以完成第一个能够商用部署的版本。标准化时间表的逐步清晰,意味着6G技术的研发从探索期进入实质推进期。

李俨回顾了高通在过去几十年通信演进中的参与。他认为,从2G到5G,移动通信体系之所以能够持续演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球产业生态的共同推进,而6G时代这一特性将更为突出。中国在应用规模、产业链完善度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也将继续在全球标准化与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站在新周期起点,无论是技术路径、产业协同,还是商业模式,6G都承担着推动社会智能化的重要任务。随着AI能力逐渐向全社会渗透,6G将成为下一阶段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

(编辑: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