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让工厂学会“思考”让路口长出“眼睛”
位于滁州市的安徽天康集团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地装配着精密零件,AGV小车如同勤劳的工蚁,有条不紊地穿梭运送物料;大屏幕上的数据如同时刻跳动的脉搏,实时展示着生产线的健康状况。这座传统制造工厂,正在5G技术的赋能下,悄然完成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天康集团的AGV停放区。)
与此同时,在宣城市黄渡乡的乡村道路上,一个名为“平安哨兵”的智能系统正在默默守护着过往行人的安全。每当有车辆交汇或行人横穿,它就会立即亮起红蓝警示灯,并发出亲切的语音提醒:“左前方来车,请注意安全!”
这些充满智慧的场景,正是安徽数智化转型路上的生动缩影,展现了科技创新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让日常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智慧工厂:从“人眼质检”到“AI智判”的蜕变
“过去一条产线布线成本近10万元,现在5G无线连接,设备‘剪了辫子’,产线调整更灵活。”安徽移动项目负责人崔智友介绍。天康集团作为传统制造企业的代表,曾面临Wi-Fi信号不稳、人工质检漏检率高达5%等痛点。

(天康集团的5G智慧工厂。)
如今,通过安徽移动量身打造的5G企业专网,数据时延控制在20毫秒以内,5G+AI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8%。在车间里,5G+AR远程协作平台让技术专家可以“零距离”指导设备维修,每年为企业节省差旅费超百万元。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部署5G+MEC边缘计算平台,企业打破了原有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跨车间、跨工序设备的实时数据互联与智能调度,生产响应速度提升60%。
质检岗位技术员柳春宝感叹:“以前每天要盯着仪表看8小时,眼睛酸胀还容易漏检。现在AI自动判别,我们只需复核异常件,工作量减了大半,准确率反而提高了。”据统计,该项目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5%,运营成本降低18%,产品交付周期缩短30%。今年9月,“安徽天康高精度测控装备5G工厂”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案例。
智慧路口: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警”的升级
在宣城市的道路上,100余套“平安哨兵”系统正守护着出行安全。这套集雷达监测、视频识别与5G传输于一体的系统,能对过往车辆速度、行人动态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一旦发现车辆交汇、非机动车及行人横穿、路口拥堵等潜在危险,立即通过声光报警、文字提示等方式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

(宣城市黄渡乡的“平安哨兵”。)
“系统启用后,村民过马路更放心,我们的管理压力也大大减轻。”黄渡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平安哨兵”系统通过“支路主路兼顾、人车智能监测、触发实时预警”的联动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路口视线受阻、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宣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指出,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效填补了农村道路安全监管的空白,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的治理模式转变。
数据显示,安装“平安哨兵”的路口事故发生率下降明显,车辆碰撞、人员受伤等事故风险大幅降低。安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计划在乡镇农村没有红绿灯或急弯等重点区域扩大系统覆盖范围,依托5G和物联网技术升级预警算法,让“平安哨兵”成为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的“守护神”。
(编辑:王胜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