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沟里种灵芝的姑娘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23日 文章来源: 区党委网信办

我们去卓玛家的时候,走进满是桃花的山林,绕过崎岖的山路,车一直向上弯弯曲曲攀岩前行,从波密县到达玉许乡玉沙村卓玛家大约两个多小时。

见到卓玛的时候,她带着一副眼镜,头戴一顶黑色的帽子,红色的绒衣是她身上的亮点,交流时她言语中透露着羞涩,举止略显局促,但一谈起种植灵芝的经历,她的语言便充满热情,流利而顺畅,丝毫没有她所说的不是很会表达的问题。

和“网信西藏”编辑交流访谈中的卓玛 摄影:许小娟

96年的卓玛说她只上过初中,由于家庭缺劳力,她考上林芝二高却没有能去,从此远离了校园,对此,她非常遗憾。

说起种仿野生灵芝,卓玛说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卓玛初中毕业后就回家照顾妈妈和身体不太好的姨妈。后来,她结婚生子,而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她的身体不是很好,生病住院使家庭开支增加,负担加重,她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不出门打工也能挣到钱,改善家庭生活,减轻生活的负担。

偶然的机会,卓玛表哥的朋友林芝农牧局的一位大哥来他们这里采灵芝,表哥邀请卓玛带他的朋友去山上采野生灵芝,卓玛在陪伴那位大哥采灵芝的时候告诉对方,自己也想种灵芝,但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不敢冒险。那位大哥看她有想法,就说他可以送一些菌包,让卓玛先试着种一下。

那位大哥走后,卓玛说“我当时并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我想人家就是说说而已。”结果,过了几十天后,那位大哥真的给卓玛打电话,送给她35颗菌种,还告诉她种植方法,并告诉她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微信交流,就这样,卓玛收获了自己努力得到的第一笔资金1000多元,初次的尝试点燃了心中的希望和力量。

有了一定经验的卓玛,将自己想要种植仿野生灵芝的想法告诉了驻村工作队,在驻村工作队的对接沟通下,波密县农业农村局与科技推广站对卓玛给予大力的支持,将她家定为仿野生灵芝种植试验基地,免费给她提供5000颗菌种,这样解决了卓玛想要种植灵芝的最大难题。在卓玛接到这5000颗菌种的时候,她说:“那个时候我既激动又兴奋,政府帮助我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自己的一边种植一边学习总结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

卓玛家院中的“灵芝菌种示范基地”牌 摄影:许小娟

在卓玛刚开始接到政府支持的菌种的时候,他的家人是反对的,她的丈夫说:“这又不是萝卜,想种就能种出来的。”“你拿了这么多菌种,种不出来怎么给政府交代,村里人也会笑话我们的。”是卓玛自己的坚持,拉着丈夫和自己一起种,现在,丈夫比她还积极,从外面忙完一回家就去看看菌种长得怎么样了,需要喷水、覆盖,都会及时去照看。

卓玛带“网信西藏”编辑参观仿野生灵芝 摄影:许小娟

卓玛用心做好灵芝仿野生种植的每一步,她为了真正实现仿野生,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的角角落落每一个不同的地理环境,屋檐下、水池旁、墙根、山坡、草丛、树丛,甚至是树的枝丫中间、树洞,凡是能见到的想到的地方,她都做了尝试,我们跟着她一一寻找,惊讶她能记得自己散落种植的每一个地方,她告诉我们,她通过各种环境的实验最终发现桃树、青冈树下种植的灵芝最好。

卓玛种植的仿野生灵芝 摄影:许小娟

我真心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政策,免费给我提供菌种,送我出去学技术,让我可以大胆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出门就能有经济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以前我们家每年都要向别人借钱,现在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卓玛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也得到了他们的厚爱和肯定,今后我还想带动身边有和我一样想法的村民,尤其是村里的妇女们,一起种植,我教给他们技术,让他们和我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编辑:旦增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