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 珠峰网评 | 浓情端午 文脉悠长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是一年粽飘香。在这个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中,包粽子、划龙舟、挂艾草、戴香囊等习俗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新征程上,感知端午节的文化底蕴,赓续中华传统,涵养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赓续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深沉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逢端午,全国各地总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让这些古老的民间习俗即使历经千年依旧不衰,且不断散发出新时代的独特魅力。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国节·端午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不断为端午注入更多的创新和融入时代元素,让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这也再次表明,端午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在涵养精神中传承爱国情怀。“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的忠贞品格和爱国气节几千年来始终存活于人们心中,至今仍富于强烈的精神感召力,这正是端午节最本质的精神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位卑未敢忘忧国”“寸寸山河寸寸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甘将热血沃中华”……这一句句耳熟能详的爱国名言,一份份深情浓厚的爱国情感,不仅饱含着满腔的爱国情怀,更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潜在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不管岁月如何更迭,爱国情怀始终是富有丰富情感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总能赋予时代前行的强大动能。今天,这个传统不只是缅怀一个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在缅怀中感受一种穿越时空永恒的爱国精神,让爱国情怀成为端午的文化底色,汇聚更磅礴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在砥砺前行中凝聚奋斗力量。独具特色的赛龙舟,构成一幅“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震撼画卷,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团结奋斗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一代代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中华儿女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强大而进行千辛万苦的不懈探索和不屈不挠的艰难斗争,用奋斗托举复兴梦想。进入新时代、享受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我们,则更加需要从自己做起,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展现新作为,用汗水铸就人生新的辉煌。
节日民俗在时序更替中循环,精神意蕴在文化命脉中传承。对端午节最好的传承,就是让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心读懂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勇担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作者:仲巴县委宣传部 印利彬)
(编辑:旦增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