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教授欧阳日辉: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24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编者按:近日,国家数据局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把握一条主线,做好三方面保障,实施五大举措,推动十二项行动,促进我国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实施“数据要素×”行动,需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行动计划》的时代背景和内在逻辑。

当前,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开始显现,但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方面,“沉睡”的数据有待开发,数据流通体系有待完善,数据供不出、流不动,数据资源有效供给难以满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数据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主体不敢用、不会用、用不好,数据对经济的贡献度有待提升。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而且制约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充分挖掘数据潜力,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必要且紧迫。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国家数据局出台《行动计划》,促进数据要素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形成数据要素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数据要素并不是单一的赋能“+”,而是能够发挥“乘数效应”。“数据要素×”是数据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通过与不同要素结合,作用于不同主体,发挥协同、复用和融合作用,对其他生产要素、服务效能和经济总量产生扩张效应,提升效率、释放价值和创新发展,助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数据通过协同、复用、融合发挥乘数效应。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通过协同优化、复用增效和融合创新三种作用机理得以实现,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对“互联网+”的拓展。数据要素具有生产属性,协同实现全局优化。单一数据无法发挥作用,不同主体数据、不同行业数据与其他要素协同,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传统单一要素生产效率,优化传统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复用增效是充分利用数据低成本复制的特点,通过数据的重复使用,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提升数据效能。融合创新则通过将不同品类、不同来源的数据汇集到一起,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是发挥乘数效应的基础。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得以发挥,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好。第一,让数据放心“供”出来是发挥乘数效应的前提。第二,数据“流得动”是发挥乘数效应的关键一环。第三,数据“用得好”是发挥乘数效应的落脚点。数据基础设施是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关键载体,数据基础设施支撑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全流程,让不同参与主体实现对数据资源和产品的有效利用,推动数据服务千行百业、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有多种途径。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首先,要把握数据特性及其价值运动规律,把数据变成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次,数据通过多场景复用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其价值,数据使用场景化是聚焦业务场景数据应用,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数据在千行百业“用起来”。《行动计划》聚焦工业制造等12个行业和领域,明确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典型场景,推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最后,数据资产化是数据通过流通交易给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过程。数据资产化可以增强数据供给主体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认识,有助于盘活“沉睡”的数据资源,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助力实现数据资产保值增值,优化数据资源配置。


(编辑:户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