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中国互联网“三十而立”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0日 文章来源: 《中国网信》2024年第4期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变革。《中国网信》杂志邀请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知名专家,推出一系列署名文章与访谈,共同回顾波澜壮阔的30年。

方兴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是站在人类新一轮技术浪潮之上谱写的伟大史诗,契合了中华民族联结世界、融入世界的美好愿景,也为我们更好地诠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中国互联网30年,需要多阶段、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1986年,中国开启了“复关”谈判的历史进程。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此后,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与中国互联网进程同频共振,汇成了一曲技术与制度完美结合的交响乐。

1990年代:中国互联网初创期,即Web1.0阶段

1994年4月20日,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序章,这也是学术界、政界、产业界和社会力量以及国际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早期阶段,互联网应用主要局限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因此,学术界是这一阶段的关键力量。1989年,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项目在北京启动。1990年,中国顶级域名(.CN)注册完成,自此,中国在国际互联网上获得了专属身份。1993年,中国提出建设实施“三金工程”,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起步。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斯普林特公司(Sprint)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全面连接。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首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同年8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

这一时期,信息化已经进入中国政府的战略视野,互联网成为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原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改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97年6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的决定》《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奠基性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

在此背景下,相关管理部门相继成立。1998年,公安部成立公共信息与网络安全监察局。同年,信息产业部成立,正式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主管部门。1999年12月,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改名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

同时,市场化商业力量的崛起激活了互联网发展各种要素,掀起中国高科技创新创业浪潮。1995年5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成立,主营网络业务提供商(ISP)业务。1996年,爱特信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此后,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逐步创立,阿里巴巴、百度、盛大、天涯社区等互联网公司陆续成立。

1990年代,是中国互联网的Web1.0时代。中国互联网快速从学术界的应用发展成为社会主流热门应用,并逐步形成由政府领导、多方参与联动的新型网络治理体系。

2000年代:中国互联网成长期,即Web2.0阶段

2000年,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一时期,以博客等为代表的Web2.0浪潮开启了用户创造内容的新阶段,网民成为互联网的主角。

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重组。同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002年6月发生“蓝极速网吧”事件后,文化部、公安部等多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网吧”等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行动。

2003年,以抗击“非典”为契机,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社会舆情的风向标。此后,网络舆情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风云人物颁给全体网民,互联网转向以人为本的互联时代。

2008年3月,国家大部制改革启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不再保留,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互联网的管理落脚于基础设施层面的职能。

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首次超越美国,由此跻身全球网民第一大国。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三张3G牌照。

2000年代,经历“互联网寒冬”洗礼后的中国互联网不仅没有放慢脚步,反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Web2.0阶段,中国与世界互联的程度发生了从弱到强的根本性改变。

2010年代:中国互联网崛起期,即移动互联网阶段

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成为全球互联网的主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移动即时通信服务应用软件——微信。同年7月23日,我国发生“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在该事件中,微博在信息发布和事故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4G网络商用时代正式开启。同年,美国借助互联网监控全球的“棱镜门”事件爆发,网络空间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舞台。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吹响了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号角。同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刷新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规模的纪录。同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成为我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征程上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治里程碑。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命令,禁止任何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口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未经美国商务部许可,美国企业不能向华为提供产品和技术。

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互联网产业竞争力凸显,这是一个全民成为网络主体的新时代,也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新阶段。

中国互联网30年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020年代:中国互联网全球化时期,即智能物联阶段

2020年初,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万物互联的新阶段。

网络空间具有全球开放共享的一体化特征,中国日益成为国际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力量。2020年9月8日,中国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倡导各方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加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各方普遍关切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问题提供建设性解决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的发布,初步搭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这一阶段,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压制不断升级,但这些伎俩并不能阻挡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就是最好的写照,从3G追赶到4G并跑、5G领先,未来6G还将继续引领发展。

中国互联网30年谱写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篇章。这30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的30年,更是与世界各国一起谱写人类数字文明的30年。互联网,是中国之运、时代之潮。中国与互联网相互共鸣、相互契合、相互成就。下一个3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将会更加辉煌。


(编辑:王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