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绿水青山间的生态文旅新画卷 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西藏专场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6日 文章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是世界旅游目的地,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去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55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1亿元,分别增长83.7%和60%,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仅外国游客就有将近2万人。今年第一季度外国人也达到4300多人。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5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在我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作为一名阿里地区的文旅工作者,听到关于西藏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划,我倍感振奋。”阿里地区旅游发展局副局长国杰说。

据国杰介绍,2023年,阿里地区共接待游客185.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4%、89.6%。不仅如此,截至今年5月5日,阿里地区共接待游客322925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0.2%、28.3%,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2023年阿里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也加快完善,推动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1.46亿元,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此外,在阿里地区第八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期间,6家阿里地区旅游文创公司携40余种代表本土文化、融合当代生活的特色文创产品参加旅游纪念品展销会。展销期间,共吸引各地消费者3.5万余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68万元。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这里地域广阔、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态旅游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开发的生态旅游景点不胜枚举。近些年,西藏积极打造雪域高原的精品名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华电西藏公司驻江达县外冲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罗太桂所在的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外冲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村内动植物种类丰富,有虫草、松茸、獐子菌等。

罗太桂告诉记者,以往群众靠山吃山,增收致富手段有限,近年来,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小而美”“小而特”原则,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通过观摩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罗木刻制作、糌粑以及酥油茶等手工制作过程,吸引游客参与西藏风情沉浸式旅游。同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精心设计徒步线路,开发高原2日徒步转山观光旅游线路,并打造帐篷露营、民宿等项目,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游客在徒步中深度体验西藏乡村的独特魅力。

林芝市鲁朗的扎西岗村依山而建,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四周芳草萋萋,村子后方的鲁朗林海郁郁葱葱,村前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向东汇入雅鲁藏布江。

目前,扎西岗村67户人家中有51户开办了家庭旅馆,村民们通过从事制作藏餐、出售土特产,以及提供射响箭、骑马等体验服务吃上了旅游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村民卓玛拉姆一边收拾自家的民宿,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我们这里老百姓主要靠上山伐木养家,收入微薄还破坏环境。现在,保护好了周边生态,景色更美了,游客更多了,收入也高了。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守护好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游客感受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

据了解,今年1至4月,林芝市接待入境游客2.51万余人次。林芝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政委张景文说:“入境游客一般在林芝市停留时间较短,所以我们坚持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旅行证》当场受理当日办结,还推出周末及节假日预约办证等服务措施,受到了许多入境游客的点赞。我们将始终秉承‘出入有境,服务无境’工作理念,团结一致、锐意进取,统筹发挥服务、管理、打击三大职能,以集体的智慧、担当、坚守为林芝市建设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出贡献。”(记者 袁海霞 洛桑旦增 谢筱纯)

(编辑: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