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要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在更新和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能上下足功夫,为更好展现中华文化底蕴与格局,推动其走得更远、更加深入人心聚力赋能。
提升文化传播效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我们党历来重视国际传播体系构建、传播效能提升等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对其作了科学设计和制度安排,旨在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经过不懈努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影响日益扩大。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持续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从更新传播内容、明确传播定位、改革传播机制等方面入手,精准施策、全面推进,切实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工作整体效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为了充分发挥其魅力、黏性和韧性,以精准的传播、强大的效能,彰显中华文化活力、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并助推世界繁荣发展。这项工作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应积极引导各方主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持续提升工作整体效能,努力开创传播工作新局面。坚持以顶层设计为统领,聚焦国际传播能力的全维度、全流程、全元素提升,强化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内外联动,全面深化相关领域改革,促进信息互通,完善保障机制,努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明确传播定位,精选传播内容。方向明确、定位精准,行进脚步才能铿锵有力、成果才会更加丰厚。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必须进一步认识传播的目的与价值,在此基础上研判国际形势、厘清国家定位,进而结合国家特点作出战略决策。同时要把内容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精准选择传播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价值观念,努力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推广,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单一的传播内容往往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因此要注重内容的新颖与多样性,应深入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信息需求,制定符合其需要的传播策略和内容。积极宣传阐释“中国梦”,注重将其同各国各地区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联系起来,在促进互利共赢中引导国际社会客观认识“中国梦”,使其领悟实现“中国梦”是世界各国机遇的深刻道理;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上,阐释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奇迹及其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道路的理解认同。
更新传播方式,提升受众体验。国际传播具有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等特征,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贴受众需要,强化创新思维,尤其在传播方式创新方面要做足、做好、做到位。相关部门与从业人员应充分借助先进技术和传播工具,持续推动传播方式更新迭代,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虚拟体验场景,为用户“身临其境”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提供便利,深化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激发其学习体验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比如,以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3D投影映射技术在特定场地投影出中华文化相关内容的图像和动画,创造奇幻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欣赏到立体、生动的影像,深化对相关文化的理解;利用传感器和交互技术,创建互动艺术装置,生动、直观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同时,让观众以触摸、手势等方式与装置进行互动,提升观众体验感。积极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中华文化相关信息以图形、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为受众提供互动解读服务,使其更直观地理解文化的演变过程,持续提高文化获得感。
整合传播渠道,凝聚各方力量。在国际传播中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等问题,制约了传播效果的扩大。提高对外传播效能应优化各方面传播资源,整合传播渠道载体,将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跨文化人际传播、商贸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等传播方式途径纳入整合范围。同时要认识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应转变以往“散兵作战”模式,着力构建以国家为主体、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高质量传播体系和传播网络,推动对外传播制度化、集约化发展,努力在国际传播中呈现更多不同的声音、更丰富的视角,增强传播的广泛性与有效性。(作者:薛文颖)
(编辑:旦增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