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数智润中原 沃野气象新
4月的河南兰考,泡桐花开,一片春意盎然。
在河南这片农业大省的土地上,中国移动5G网络如同一条“高速通道”,连接着田间地头和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原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智慧之歌。
麦田“种”智
粮田变良田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数据显示,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兰考县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也是首批全国整县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
眼下正是小麦吐穗扬花的时节,记者走进兰考仪封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小麦犹如绿毯般在田野间自由生长。田间密布的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如同农田的“智慧之眼”,实时捕捉着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信息,并通过移动5G网络传输至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的“智慧大脑”,为种植户提供准确的农事建议。植保无人机缓缓升起,依托中移凌云平台,执行打药、施肥等精准变量作业,探索低空经济中农业领域的创新实践。
“我们在田间建设了灌排一体渠,旱能浇、涝能排。智能水闸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升降,设备上还装有水位雷达探测器,能够实时监测水位情况,由平台分析决策后实现自动管理。现场的固定式、平移式、指针式等喷灌设备,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秦济远介绍。
为全面助力兰考乡村数字化发展,中国移动以“田村一体”架构为核心,打造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样板。“一方面通过‘天空地’感知网络实时监测农作物长势,实现了智能灌溉节水超10%。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智能农机调度,让作业效率提升30%。”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副院长王一丁介绍。
大模型也上阵助力农田高标准生产。4月18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该模型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为底座,具备农技知识问答、农情智能预警、农田智慧灌溉、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事智能规划等五大核心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级、科学化的辅助决策建议。
目前,兰考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见成效,亩均综合增收超过了500元,一幅丰收在望的“良田美景”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增智
新消费激活新动能
红薯也能找到“老家”?
“尝尝兰考的红薯,口感香甜。”在兰考县人民广场消费帮扶活动中,中国移动派驻兰考县小宋镇程寨村的第一书记孙海涛在向消费者推荐兰考的红薯。
依托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移动建设了农产品溯源体系,针对兰考蜜瓜、红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借助区块链先进技术,从农田到餐桌实现了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和可追溯。消费者通过手机,就可扫描出生产主体资料、产品生产管理过程、检测信息等内容。
孙海涛介绍,目前溯源平台累计接入30余种农产品,为7735批次农产品赋码,扫码超过9万次。
溯源不仅在农业领域。作为“乐器之乡”,兰考拥有完整的乐器生产产业链。记者来到兰考县堌阳镇的一家乐器厂,泡桐木在工匠的手上正变成一把把古筝。这里的每一台乐器都自带“身份证”,轻轻一扫,手机界面就会跳出一个溯源码,产品材质、尺寸、工艺等级、质检信息、生产商等一目了然。
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李建华介绍,乐器溯源平台可对乐器全生命周期进行精准追踪,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既能有效验证产品真伪、了解产品品质,也能提高兰考乐器的品牌价值。
生活有智
康养“神器”守护银龄
“这是健康手表,能监测心率和血氧。俺家屋里还安装了SOS报警器,床上还铺了睡眠监测带,24小时进行健康监测,心里感觉很踏实。”在兰考县张庄村村民游文超家里,他向记者介绍着家里的康养“神器”。
这些贴心的守护,得益于中国移动在兰考县张庄村打造的智慧康养综合治理平台。结合张庄村老年人占比高、外出务工青壮年多、村内村医资源紧张的现状,中国移动设计了面向村委、村医、村民三方需求的“智慧康养”整体方案。同时,智能化平台建设也实现了对常住五保户、失能老人、80岁以上老人的高效监管。
“在重点人群家中,我们帮助配备了养老五件套产品,包括移动康养中屏、SOS报警器、防跌倒雷达、老人健康手表、睡眠监测带等,便于村委实时准确地了解老人在家中的情况。”河南移动智慧康养项目经理皇甫亮介绍。
在智慧康养方案的助力下,张庄村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现在有了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尿酸仪、智能心电卡和智能化平台,能实时掌握村民的健康动态。”张庄村村医李海昌感叹,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此外,在全村公共区域,河南移动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了完整的视联网体系,实现了公共区域AI监控全覆盖。摄像头具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周界防护、防溺水等多种AI能力,大幅提升了村委综合治理水平。
智慧的种子已在中原大地上开花结果,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未来,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农村地区信息通信行业投入,继续发挥数智化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数字赋能乡村发展应用和场景,持续升级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数农融合的“乡村大脑”,为河南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强大助力。(作者:杨子怡 王静)
(编辑: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