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让老区振兴有“智”更有“质”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7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authorIcon.png 文章作者: 俞显乐 黄程程

八百里大别山钟灵毓秀,弥漫着五百里茶谷的馥郁清香;六百里淠河水奔腾不息,见证着千年古城的焕新蝶变。在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扼守中原至东南沿海交通要冲的安徽六安,这片承东启西、襟江带淮的革命热土以热血浸染的英雄气概,铸就了全国著名革命老区的精神丰碑。六安联通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基因铸魂,以“数字赋能”为笔,以“新质生产力”为墨,在传承红色血脉中书写新时代答卷,通过组建党员技术攻坚团队,创新打造“红色引擎+数智驱动”发展模式,谱写数智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智慧城市打造“最强大脑”。在裕安区,六安联通打造“城市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城市大脑数字乡村”两大项目。项目设计中,党员技术骨干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按照“一图总览、一网统管、一网通用”的总体构想和“科学决策、高效指挥、协同管理、人民满意”的衡量标准,以“智慧+”为主线,充分发挥“云、大、物、智、安、链”六大能力,促进城市治理从“共存”到“共生”,助力裕安区政府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井下通信搭建“高速公路”。在霍邱五矿地下425米的矿井内,一辆刚刚完成装矿的运输车正前往集中卸矿点,“驾驶员”却在百米之上的操作间里,摆动手中的摇杆,操控着矿车行进。这种改变得益于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与采矿行业的深度融合,矿山的工作场景就此“旧貌换新颜”。六安联通通过5G+井下无人电车、5G+巡检机器人等稳定高效的场景应用,为五矿全新打造了一条有线、无线连接的“高速通道”,助力五矿生产效率提升13%、井下作业人员减少75%、维修成本下降23%、检测准确度提高至98%,这也是5G专网+万兆环网在国内非煤矿山领域的首次尝试。

为党校教育插上“信息翅膀”。六安联通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六安市叶集区委党校,依托云计算、AI、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党校教学、管理、服务与校园信息资源、应用系统进行融合,实现教学一体化管理,构筑了党校智慧校园新生态。

为渔政执法擦亮“智慧之眼”。六安联通依托小目标雷达、多光谱高清光电等数字化探测手段,构建“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多元智能感知渔政信息系统,为十年禁渔、持续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献力,助力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该项目建设后,全市7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了监控禁捕水域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的执法监管,对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违法行为进行全时段、智能化监管,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

为乡村振兴点亮“智慧灯塔”。六安联通不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变“输血”为“造血”,与100多个行政村合作成立“通信合作社”,以产业拉动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助力乡村振兴的联通新路子。在金寨县,为花石村搭建“数村平台”,解决当地乡村治理难题;在霍山县,为金竹坪村开通云快线、智慧客房以及视频监控,用信息技术助力乡村发展……

时光无言,却见证着每一份赤诚的坚守;奋斗无痕,却镌刻下每一程坚实的足迹。六安联通始终铭记“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这片被革命烽火淬炼的红色热土上,以数字为犁、以创新为种,用数智力量深耕服务沃土,续写新时代“红军传人”的奋斗篇章。(俞显乐 黄程程)

(编辑: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