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电信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真心化解民忧(附图片)
吉拉乡驻村工作队开展宣讲工作。
霍尔巴乡驻村工作队开展各类宣讲活动。
自2025年5月起,西藏日喀则吉拉乡与霍尔巴乡临时党支部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扎实推进“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工作,用心用情为牧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在青藏高原辽阔的牧场上,中国电信西藏公司的驻村队员用100天走遍了两乡(吉拉乡与霍尔巴乡)的845户牧民家。当藏靴踩过冻土,工装沾上酥油茶香,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厚厚的调研笔记,更是牧民竖起的大拇指。
全面走访:敲门声里的“民生密码”
“扎西,您家夏季草场的信号怎么样?”“普布家的牦牛最近销路好吗?”驻村工作队每天要重复上百次这样的对话。从帮老人代办证件到调解草场纠纷,从排查电路隐患到手把手教使用智能手机的方法,845户走访清单背后,是一件件实打实的民生小事被解决。
吉拉乡与霍尔巴乡驻村工作队以全覆盖走访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吉拉乡下辖3个行政村、9个作业组,共有315户,工作队通过面对面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完成了100%的走访任务。霍尔巴乡辖4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有530户,工作队实地走访了501户,29户通过电话视频补充调研,同样实现了100%覆盖。
在走访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全面摸排牧民群众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和困难。他们不仅看生活状况、环境卫生、隐患排查,还问政策落实、存在困难、发展建议,同时讲党中央关怀、各类政策、安全知识,详细填写《“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登记表》,建立起详实的问题台账和需求清单。
创新机制:难题“秒解”有妙招
光摸情况不够,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吉拉乡临时党支部创新推行“民情三办”机制,根据问题类型实施“马上办、协商办、联动办”。对于程序清晰、诉求明确的简单事项,如证件代办、政策解答等,做到即接即办、立行立改。针对涉及多主体利益、历史成因复杂的棘手问题,如草场地界纠纷等,组织涉事方、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等开展“草场会商”,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而对于村级层面难以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如基建缺项等,则主动联动上级部门和多方力量,协同攻坚。通过这一机制,吉拉乡已协调解决通信覆盖、健康服务、困难帮扶等各类民生实事逾50项。
霍尔巴乡依托“四个聚焦”工作法,推进政策宣讲、返贫监测、产业摸底同步开展。他们运用“奥维互动地图”打卡定位,实现自主入户,同步推进返贫监测与基础信息采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深挖痛点,建立户情电子档案500余份,为精准帮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此外,霍尔巴乡驻村工作队还大力开展“数字乡村”推广工作,组织并开展2场专题推介会。同时,累计开展各类乡村振兴政策性宣讲20余场,让政策深入人心。
谋划未来:下一步发展更精彩
调研中也发现不少“共性挑战”:如牧区通信信号覆盖不足,特色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牧民通用语言能力待提升等。针对这些“拦路虎”,两乡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吉拉乡将深化“民情三办”机制应用,继续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解决夏季草场基站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同时积极与中国电信西藏公司采购部沟通,推动农产品入驻“翼商城”,拓宽特色畜产品销售渠道。霍尔巴乡则计划推动“霍羊羊”品牌建设,引进绵羊肉干、毛绒初加工设备,联合电商平台开设直播间,培训牧民主播,进一步拓展牧民的增收路径。“牧民递来的每一碗酥油茶,都是给我们的五星好评!”驻村队员说。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他们用脚步丈量初心,让信号满格的不只是手机,还有牧民的笑脸。西藏电信两乡的驻村工作队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百日走村入户”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边疆稳定贡献更多的电信力量。(扎西朗杰 唐浩力)
(编辑: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