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第一高桥到数智贵州 天堑变通途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6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authorIcon.png 文章作者: 杨赞

日前,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将两岸通行时间从过去的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两分钟。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一座座大桥横跨山川河流峡谷,让贵州的“群山天堑”变成了“高速平原”。近日,《人民邮电》报记者从花江峡谷大桥出发,实地探访了电信普遍服务、信号升格、数智技术助力乡村治理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横跨云端的钢铁巨龙与桥下古朴的布依村落,正展开一场关于时代变迁的对话。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全貌

悬崖上“织网”,天堑传佳音

在花江峡谷大桥不远处的山头上,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的网络建设者们正在对基站进行巡检。花江峡谷大桥所处的花江大峡谷是贵州省内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峡谷,峡谷深切、山体陡峭。

“选址的时候就知道很危险,但实际开建时更危险。”网络工程师潘聪说,基站选址在高山之上,陡峭的地形、垂直的崖壁,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为了保障安全又能提升效率,潘聪和同事们想到了用无人机进行设备搬运。

当基站通电,潘聪的手机屏幕上跳出5G满格信号时,正值夕阳西下。他立刻拨通了女儿的视频电话。女儿在屏幕那头惊呼:“爸爸,你在哪呀?晚霞好美啊!”潘聪把镜头对准大桥,自豪地说:“看,爸爸正在世界最高的花江峡谷大桥建基站呢,以后带你来玩的时候,你也可以和同学发视频了!”

目前,贵州移动已完成花江峡谷大桥主桥面、引桥匝道、停车场及附近区域的5G网络覆盖,并在云渡服务区、观景平台等人流密集的高热点区域,联合华为开通5G-A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5Gbps。

此次花江峡谷大桥区域5G网络覆盖的突破,其意义远不止于提升信号质量、改善民生通信体验,更是数智中国战略在西部地区的具体实践与生动体现。

数字“活水”润泽布依古寨

当5G信号如涓涓活水般越过山脊、漫过桥面,悄然流入桥下的小花江村时,这个古老的布依族村寨正迎来一场静悄悄的变革。


小花江村村民通过5G网络与网友分享大桥美景

记者一行走进小花江村,传统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干净整洁的石板路蜿蜒向前。得益于高速稳定的5G、千兆光网,小花江村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数智治理手段,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梁爷爷、王奶奶老两口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他们的孙女在上海工作,担心老人们在家出点啥事儿没人知道,就给家里装了中国移动“移动看家”智能安防。小小的监控屏幕,如同孙女牵挂的眼睛,让亲情的暖流在方寸之间无声传递。

在小花江村中国移动“平安黔哨智慧调度”大屏上,村中家家户户安装的“移动看家”摄像头和覆盖全村公共场所的公共摄像头,犹如“数字保镖”一般24小时实时看护。

横跨云端的钢铁巨龙与桥下古朴的布依村落交相辉映,也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随着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多,在外从事民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行业多年的林国权,果断租下小花江村里亲戚家的布依族石木结构老房子开起了民宿。

面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掣肘,数字化转型成为破局关键。“5G+智慧酒店”解决方案为林国权构建起覆盖订房、入住、退房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现在可方便了,我一键就能锁定房间,还能很快确认客房的实时状态和当日的预订情况。”林国权高兴地说,“数字化管理不仅让订单处理变得高效准确,也让我能腾出更多精力去提升服务和规划未来。”

一颗薏仁米的“数字新生”

贵州作为西部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速路网让县域间的往来变得直达快捷。沿着新开通的安六高速,从花江峡谷大桥车行40余分钟就能到达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

这段时间,正是薏仁米的成熟收割期。在大普村的标准化薏仁米种植示范基地里,收割机正忙着在田里来回穿梭。与此同时,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的数智大屏上,不仅农田实景一目了然,气象变化、苗情长势、土壤状况以及虫情动态等关键数据也尽收眼底。

据贵州移动行业经理李定刚介绍,这是贵州移动为该公司量身打造的基于5G的薏仁米全产业链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闭环管理。


贵州移动在薏仁米田间部署5G+智能农业检测设备集群

站在丰收的田野上,土壤监测站、微型气象站、虫情测报系统、苗情监测站等众多科技力量犹如“精准哨兵”,时刻关注着薏仁米的长势和环境变化。

在薏仁米加工车间和恒温仓,也同样实现了数智化的改造。高精度温湿度监测设备可以实时、准确地捕捉薏仁米加工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一旦温湿度超出范围,系统便会立即发出预警。

在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里,薏仁米、薏仁粉、薏米水等产品琳琅满目。随手拿起一样,就能通过二维码对其生产流程进行追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可见。

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召和对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他说:“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科技吃饭,数字化改造提升了我们薏仁米的产量、质量和销量,现在农户们每亩地都能增加600-800元的收益。”

AI“良师”点亮求知之路

当数字技术在田野间结出硕果,它也在校园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从兴仁市的智慧农田出发,向城区车行不久,便来到了兴仁市实验中学。在这里,5G与AI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2024年初,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学质量,贵州移动依托5G+AI技术优势,与兴仁市实验中学联合打造全学科、全流程、全场景的精准教学云平台。平台聚焦“课堂精准授课、学生纸质练测、教师精准备课、校本作业打造、校内大数据分析、课后个性提升”六大场景,以AI大模型智能分析,为教师提供“五备合一”功能,并为教学过程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九年级的张老师通过平台,选择今天所需的备课章节,发起了备课需求,并结合班级的作业学情进一步优化教案,很快就获得了一份贴合班级教学情况的智能教案。


兴仁市实验中学张老师正在使用精准教学云平台为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上课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安装了精准教学云平台的学习平板成为他们新的学习搭子。老师不仅能一键推送课堂笔记到同学们的平板上,还能基于大家课堂上的学情数据,为同学们量身定制推送个性化复习资料。

何同学告诉记者:“用了学习平板推送的笔记,我们在课堂上能够拥有更多时间紧跟老师的思路学习。课后,还能随时查阅遗漏的知识点,很实用。”

“通过精准教学云平台中的校级大数据驾驶舱,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全校各年级、各班级的教学情况,进而优化教育教学方案。”兴仁市实验中学校长徐龙介绍道。

从物理通途到数字天路,贵州的跨越从未止步。当花江峡谷大桥连起两岸青山,当5G信号覆盖千村万寨,贵州正在“东数西算”的新征程上,奔向更加广阔的“数智山海”。

数智力量的触角正延伸至贵州的每一个角落,惠及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千村万寨,以更精准的服务、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助力贵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领老百姓共享数智新生活、共赴数智新未来。

(编辑: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