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如何更好落地
当前,上网冲浪包括观看网络短视频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娱乐和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3年底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接近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前5类是网上学习、玩游戏、听音乐、看短视频、聊天。经常看短视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从2018年的40.5%增长至2022年54.1%。
鉴于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制度保护是很必要的。对于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要求大型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等,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实践来看,无论是出于遵守法律规定还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虑,各大网络内容平台均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引导未成年人进入内容专区。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发,此类专区的内容以泛知识、重教育为主,轻娱乐为辅,覆盖科普知识、 人文历史、绘本儿歌、安全教育、兴趣才艺等数十个细分品类,兼顾知识体系化和适龄匹配要求,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定向获取感兴趣内容以及深度学习的需求,如将《十万个为什么》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视频方式呈现,并与科研、教育、出版机构、公益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近8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学习轻知识,其中新闻热点、历史地理、科学科普、音乐绘画、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最受青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呈现“从玩到学”的新趋势。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由于知识获取的传统途径相对较少,平台内容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青少年模式及其中优质内容的利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报告》显示,有4成未成年人设置了青少年模式,这意味着还有相当比例的未成年人置身青少年模式之外。调查还发现,相较而言,学习负担重、亲子关系差的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时长、频次均明显高于学习负担轻、亲子关系好的未成年人,前者设置青少年模式比例更低、认为用处不大的比例更高。这一现象可能有平台设置上的原因,但更需要从未成年人和家庭两个方面去查找原因。
首先,需要正视未成年人合理的娱乐需求。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之后,未成年人通常会倾向于观看娱乐性的内容去放松。根据《报告》,在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原因中,“有趣好玩”位列第三,与排在第二位的“丰富知识”难分伯仲。超6成受访未成年人称喜欢幽默搞笑类的短视频,超5成喜欢知识教育类。由此可见,未成年人上网的娱乐需求应得到合理满足。如果制度层面要求平台将内容专区打造成单纯的“在线课堂”,导致未成年人将专区内容理解为“学习进阶材料”,需要付出高强度脑力劳动,他们会望而却步,继而选择其他更为轻松的课余活动。
然而,出现上述情况也与过分依赖平台的技术甄别,对家庭在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养成良好用网习惯的关键作用上强调不足有关。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用网的第一责任人,这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无论是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还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都责无旁贷。然而,随着公众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向平台,不断要求平台建立和升级技术保障机制,乃至通过人工智能“揪出”假冒成年人的孩子,家庭的责任却被日渐忽视。在一些人看来,不是平台辅助家长,而是家长放手给平台充当孩子的“网络监护人”,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来自家长的陪伴和监督是最有效率的。亲子之间的感情纽带和相互了解使得家长培养孩子行为方式的效果远非平台可比。通俗地讲,平台可以提供的是钥匙和锁,但如何使用则在于父母。对于能够认识到自身角色并身体力行的父母,青少年模式属锦上添花;对于疏于看护的父母,再好的青少年模式也可能形同虚设。再高明的身份验证系统,都难以防范父母放任子女使用自己的账号或手机。没有家长的说服与陪护,平台设置的身份验证、使用时间限制、无法退出等机制在孩子眼中就可能变成一种惩戒,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让青少年模式真正造福未成年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制度上应允许平台建设一个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健康、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专区,避免将未成年人视为完全缺乏辨别力、没有自主性的提线木偶,忽略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家长尤其应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以身作则,承担起引导监督孩子触网上网的主要职责,培养孩子对青少年模式的兴趣。社会各界亦须合力加大对青少年模式的宣传推广,推动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涌入属于自己的内容空间。
(编辑:马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