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在行动 |《快手2025反诈治理报告》发布 AI大模型助力诈骗治理提质增效
6月30日,《快手2025反诈治理报告》(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快手反诈团队在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专班等指导下,通过建设风控反诈AI大模型,持续加强反诈模型策略、易受骗人员识别和反诈唤醒、线上线下常态化反诈宣传等能力建设,对引流诈骗进行精细化治理,主动拦截阻断诈骗行为超97.1%,金融荐股、虚假送钱领奖、虚拟物品交易等诈骗举报量同比大幅下降。
报告显示,为对抗变化多端、花样百出的诈骗信息和引流手段,快手反诈团队首次建设风控反诈AI大模型,大幅提升风险感知、账号审核、数据分析等治理能力和效率,有效应对诈骗分子层出不穷的作恶套路。
其中,新增诈骗举报分析AI大模型,通过AI大模型分析站内举报信息,从中识别新的诈骗套路超过15个,诈骗举报处理效率同比提升400%;新增诈骗账号审核AI大模型,高效识别、处置短视频、直播等多场景的涉诈账号,诈骗账号处置规模提升50%、效率提升90%。
针对引流诈骗成规模、成体系、有组织地在互联网平台实施引流诈骗行为,快手反诈团队建设诈骗团伙识别模型,发挥AI大模型和大数据的技术优势,精准捕捉诈骗团伙的群体行为,大幅提高批量诈骗账号识别处置效率。
据了解,快手反诈团队建设4个诈骗团伙识别模型,模型迭代实现从单一诈骗账号识别拓展至精准捕捉诈骗团伙群体行为,批量诈骗账号识别效率提升200%。新增风控反诈模型20余个,目前在快手运行的风控反诈模型已经超过150个。此外,快手反诈团队自主研发智能风控引擎,过去一年新增800余个风控反诈策略,日均运行风控策略超过1800个。风控策略实时研判账号的涉诈风险,智能对抗诈骗新套路。
此外,快手高度重视易受骗人群识别和反诈唤醒能力建设。快手反诈团队基于不同的诈骗类型和问题场景,建设精细化的易受骗人群识别模型,更精准识别潜在易受骗人群、发送定制化的反诈提醒并作出相应处置。过去一年,快手通过各个渠道发送反诈提示1.73亿人次,日均发送反诈提示365万次,日均发送定制化反诈提示121万次,日均屏蔽涉诈视频和直播间1.12万个。
据悉,快手反诈团队建设更加全面、丰富的用户反诈唤醒能力,涵盖作品画面提示、语音通话提醒、管理员反诈私信、手机短信提醒、电话外呼提醒等5大场景,从事前、事中、事后多维度多场景向用户发送反诈提醒,提升用户防骗意识。过去一年,快手管理员反诈通知累计发送2580万余次,反诈短信累计发送285万次,快手AI外呼累计1380万余次,人工外呼累计6万次。大量用户因为收到平台发送的反诈提醒而免于被骗。
近年来,快手反诈团队不断优化警企联动机制,积极联合公安机关研判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过去一年,快手反诈团队依托技术优势,通过情报共享与线索报送、协助调证与及时固证、精准打击与资金追损等手段,协助国家反诈中心研判设立在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的犯罪窝点百余个,协助国内各地公安机关侦破诈骗案2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1名。
去年10月,快手牵头编制的YD/T 6026-2024《短视频社区易受骗人群识别与预警指南》行业标准已由工信部正式发布,该行业标准为短视频平台企业加强反诈事前风险识别与防御、保护用户免受诈骗侵害提供实践指南。另外,快手牵头制定的《电信网与互联网用户实名认证数据质量增强指南》行业标准项目也已进入报批阶段,为行业提升用户实名认证数据质量、增强用户身份可靠性贡献快手经验。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快手站内生产反诈短视频217.8万个,反诈短视频播放量达305亿次;反诈直播2.9万余场,直播播放量5.19亿次。其中#全民反诈在行动#话题作品播放量5.2亿次,“开学反诈第一课”9场系列直播总观看量达5049.4万次。
(编辑: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