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健身”在数字化大潮中乘风破浪
如果说中国“云健身”有上下半场的话,那么上半场必属于帕梅拉(Pamela Reif)。这位来自德国的25岁健身网红在入驻B站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斩获了超过800万粉丝。帕梅拉能够在高强度、多组数的锻炼过程中保证极高的动作完成度,因而被很多热爱健身的中国网友称为“帕老师”。
真正让“云健身”进入普罗大众视野的是另外一名短视频平台“大佬”——刘畊宏。在5月初的一场直播中,刘畊宏直播间观看人次超2400万。根据第三方平台数据统计,这位因跳“本草纲目毽子操”而爆火的“云健身”网红,其直播在近一个月时间里累计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了1亿。
从帕梅拉到刘畊宏,“云健身”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宏观背景下,成为越来越多人居家强身健体的第一选择。刘畊宏的爆火更是被很多人视为中国“云健身”行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一种有专业指导、强度达标、安全性较高的新型健身模式正加速走向成熟。
传统健身房的数字延伸
“健身房关门了,平日的跳操团课没办法上,对锻炼有点影响。”正在减脂期的北京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表示,像近日走红的网红减脂操跳起来很方便且强度较高,因而即便居家也能基本达到锻炼效果。
对于健身房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然无以复加。限制经营以及居民对于聚集的担忧导致鲜有人光顾健身房。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全国已有超过三成的健身房关停。一位知名连锁健身房的店长对记者表示,会员怕健身房跑路不敢买课,居民怕聚集性疫情不敢入会。“工资都发不出来,很多教练都开始直播健身了。”
“云健身”的兴起一方面是客观因素使然,另一方面它的确延续了传统健身房内部的人数较多、功能较全且有一定社交性的优点。
一般传统健身房分为有氧区、重量区、团课区以及休息区等,而“云健身”直播的类别也很多:燃脂操、居家负重训练、瑜伽甚至是肌肉拉伸等,一应俱全。“健身房社交”同样被“云健身”很好地还原,一边在直播间与主播、观众互动,一边听着口号挥汗如雨,单人居家健身的枯燥得以化解。
“云健身”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部分群体而言,传统健身房的门槛有些高,其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入会费用、地理距离、时间成本等客观原因。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健身房会费分为低、中、高三等,每年会费1000-3000元为低档、5000元左右为中档、7000元往上的为高档,且每年还在逐步涨价,高居不下的私教费用也令人们望而止步。健身房距家或公司过远,或是时间不合适等因素也会阻碍人们去健身房锻炼。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岁以上人群不愿健身的理由中占比最高的为“没时间”,达30.6%;缺乏场地和经济限制分别占比10.8%和4.1%。
二是作为主观因素的“心理门槛”过高。人们步入健身房,映入眼帘的是复杂的器械,传入耳中的是私教喋喋不休的推销,试问谁又能如愿地放松身心锻炼?
因此,诸如Keep、超级猩猩等在重点投资线下健身空间的同时依旧主打线上优质内容,通过给“健身小白”们不断推送性价比高、简单易学的健身视频,让其可以在没有任何空间、时间、金钱、心理因素制约下放心地锻炼。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来临,“云健身”得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除Keep、超级猩猩等垂直健身平台外,综合类内容平台如小红书、B站、微博、抖音内的健身板块内容热度同样大增。而线下健身房新势力乐刻乃至威尔士、壹健身等老牌健身房也在短视频平台推送健身教学视频,旨在进一步提升知名度,甚至将线上流量引导至线下。UGC产业链加速成熟以及疫情防控进一步提升如帕梅拉、周六野Zoey等健身博主的知名度,并成批量生产出包括刘畊宏在内的健身“网红”新势力。“云健身”正在成为传统健身房的数字延伸。
内容﹢硬件共建千亿元市场
刘畊宏为什么会红?一是因为周杰伦的歌曲确实够火;二是因为刘畊宏编排的健身操的确“很累”“很燃脂”。有健身人士对记者表示,刘畊宏的健身操对身体协调性、心肺功能要求较高,相较于传统的居家健身操,健身效果会更好一点。
无独有偶,帕梅拉之所以受到大批中国健身女性的热捧,恰恰是因为她所提供的健身计划不仅系统性强、强度高,而且还提供自身的每日膳食计划,可以说是“打包”送给消费者的一整套“健康生活指南”,内容的高质量成为视频播放量的决定性因素。同样,Keep自2015年2月上线以来,创下了让互联网行业侧目的用户积累速度:最快时获取100万用户大概用了8天、获取1000万用户用了39天。
据《抖音运动健身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创作者数同比增长39%;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加208%,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
另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健身市场规模达7866亿元,其中线上健身市场占比47%;2021年中国线上健身市场规模达3701亿元,预计2026年增至89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3%;从渗透率来看,2021年我国线上健身人群渗透率达45.5%,预计到2026年,中国线上健身人群渗透率达到57.4%。
内容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在“云健身”这条千亿元级别赛道上,谁能跑得更快更远。信息通信技术的加速成熟以及“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为智能设备等硬件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特别在“云健身”领域,除了家庭跑步机、动感单车等传统智能设备,像大屏电视、健身镜、VR健身等设备也在慢慢释放潜力,为热衷“云健身”的用户带来更多崭新的体验。
在刘畊宏一夜走红之后,不少智能设备厂家趁热打铁,包括TCL、长虹、OPPO等在宣传旗下产品时均借势刘畊宏及健身操,从具体产品来看,这些产品都将AI健身私教功能、高刷大屏观看、投屏更清晰等作为卖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市场已经云集了数十家智能健身镜厂商,被舆论称为“百镜大战”。与此同时,中国香港也有了本地品牌Kara,中国台湾地区则先后有乔山和万达康两家老牌健身设备厂商推出健身镜。在海外市场,自Peloton上市以来,智能健身已经在整个运动健康领域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
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2021》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线上健身用户数增长23%。其中有6%的用户在疫情后更多使用线上健身,3%的用户刚刚开始使用,而有意继续线上健身的用户为60%。国家体育总局指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等新业态。“云健身”正在成为社会数字化过程中居民智能生活的一个缩影,这一千亿元级别的大市场为热爱运动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健身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激活更多创新动力,更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云健身”,未来可期。(记者 赵乐瑄)
(编辑:王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