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智慧生活全攻略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03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国庆假期将来到,智慧生活喜相迎。国庆临近,节日氛围越发浓厚。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普及,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万物互联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也让人们的智慧生活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长假固然好,但也切莫久卧不动!一部手机、一面镜子让你足不出户享受健身运动的快乐,智能手环、手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软硬结合”,帮你精准分析、规划每日锻炼目标,健康生活每一天;更不用说智慧文旅浪潮已至,前端各类贴心小程序、应用随时随地伴你出游打卡,戴上VR眼镜、AR设备,不用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在沙发上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可谓“人在家中坐,美景天上来”;后端“智慧大脑”赋能旅游服务更精准、政府服务更优化、行业监管更高效;智能家居、全屋智能替你“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居住环境的需求。

现在,我们总结了一份国庆假期智慧生活全攻略,看看大家在长假期间都能解锁哪些智慧生活新方式?

全民健身掀起智能消费热潮

国庆长假不想出门?那就一起来健身吧!

当前,疫情改变了民众的传统健身模式,更拉动了全民健身需求,各类健身形式悄然兴起,特别是居家健身,成了诸多消费者的首选。今年上半年,在刘畊宏《本草纲目》毽子操的带动下,民众居家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相比去健身房,在家健身更舒服,“还不用和别人抢器材”。在今年夏天全国普遍高温的环境下,有消费者表示,天气炎热时,“收拾东西到健身房往返一趟,无论是开车找车位还是顶着大太阳走过去,想想都挺累的,如果没养成运动习惯,这个流程很容易‘劝退’”。此外,居家健身也恰好契合了部分“社交恐惧”群体的诉求。

根据ACSM(美国运动医学会)公布的2022年全球运动健身趋势TOP20中,家庭健身房位列第二。在健身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促进、鼓励体育健身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从视频博主健身频频“出圈”,到互联网健身模式不断渗透,居家健身持续火热,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智能健身产品的走俏。随着5G、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智能运动健身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

在知名社交媒介、电子商务平台小红书上,搜索居家健身话题,相关笔记数量超过35万份,居家健身器材、居家健身计划、居家健身房等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从动感单车、划船机到健身镜,健身智能设备出镜率不断增加。据上海体育学院《2021中国运动健身行业报告》统计,2021年家庭智能健身设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创下近三年新高,达32.9%。艾瑞咨询认为,2025年中国智能健身赛道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20亿元,其中智能健身镜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2亿元,出货量达到187万台,而在2020年智能健身镜的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分别为0.3亿元和0.4万台。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一只手环便可撑起健身、运动、健康等各类场景的监测。智能手环记录着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iOS或者Android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目前,智能手环是市场上最为畅销的运动健身智能穿戴设备之一。就具体应用功能而言,智能手环的功能众多,消费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一般是心率监测、步数计算、睡眠监测等。更不用说现在爆火的骑行、飞盘、桨板等户外运动,智能手环都有用武之地,计算卡路里消耗,脉搏血氧、呼吸频率监测,甚至是提醒你喝水,智能手环都能做到。

基于多种传感器规模民用的体感类设备在全民健身逐渐火热的当下得到有力推广。2020年开始火遍全网的任天堂Switch体感运动游戏“健身环大冒险”打开了智慧健身市场的新局面。此前,体感运动游戏的最大弊病就是游戏性不足——重复度高、目的性低。“健身环大冒险”设计了有趣的剧情,玩家通过奔跑、高抬腿拉扯、挤压健身环,通过游戏中“打败大魔王,拯救了世界”的正向游戏反馈,不仅有效提高了游戏的乐趣程度,更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虽然游戏剧情难言新颖,但是配合着有趣的玩法以及有强度的锻炼,其已然是体感游戏诞生以来为数不多的“爆款”。

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也为健身带来了新机遇、新气象。近日,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AI程序,用于提高在家庭中健身或是健身房健身训练的有效性。具体原理是,利用经过训练来识别人体手势的深度学习算法,该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智能镜子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查看运动中涉及的关节和肌肉,从而可以监控训练并更均匀地分配负荷。可以预见,AI会给今后健身的玩法带来更多有趣的可能。

祖国那么大云端去看看

国庆节即将到来,“游山玩水”依然是大多数人欢度长假的第一选择。然而在疫情大背景下,外出游玩难免会因为相关风险而受到限制。面对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旅行业越来越离不开科技、数字化建设赋能。

天涯海角、苍山洱海,日出日落、云卷云舒,风吹麦浪、碧波荡漾……每个景点在不同时间段都有着独特的风景,想要将所有景色尽收眼底,只怕要用去许多岁月。而实际上,对于无法分身的大众而言,一部手机、一台VR或AR设备或许就能一解遗憾。

“碰上国庆、五一等假期,实地旅游的体验是很不好的,好的景点总是人满为患,说是去看景,还不如说是去看人。疫情期间还容易造成很多风险,对我而言得不偿失。”驴友尚先生近年来相比实地旅游,对“云旅游”更加热忱,“戴上VR眼镜,不用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就能直接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游览在三维立体虚拟环境中,看到千里之外的美景美物。而且,画面中也有行人、有游客,但他们存在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让我觉得孤独,也不会挤到压抑。最重要的是,利用VR的形式看景色和景区情况,可以为我以后实地体验起到预览作用,也降低了我的挑选成本。”

说起今年国庆假期怎么过,常年生活在北京的宅人小徐了解到,通过VR终端、AR穿戴设备、全景拍摄等高新技术,就能感受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国家宝藏等,在虚拟的数字世界里完成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从而也表现出对智慧文旅的兴趣。她表示:“其实我一直都很向往青藏高原,想去看看布达拉宫,但是一来受疫情影响出行不便,二来我的身体也不支持,只怕永远无法成行了。所以这个长假我准备探索一下VR游览青藏高原的方式,让自己在心灵和眼睛上过把瘾。也希望这样的高科技旅游资源能得到大力开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尽览祖国大好河山。”

其实除了“云”上旅游,在实地景点中,信息技术也已经融入多地智慧文旅平台。如山东、广州、四川等地都建设了数字化文旅服务平台,充分利用5G、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及公共服务资源,游客通过一个平台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旅游服务。而这些智慧平台在助力游客得到便捷化、个性化体验,赋能企业端精细运营的同时,也让文旅主管部门通过后台界面“一张图”就能更好把握有关旅游统计、市场需求、精准营销、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动态,形成高效的“互联网﹢监管”模式,起到优化政府服务、增进管理效能的作用。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我们可以看到,文旅行业已经逐步迈向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万物互联、人机智联的“智慧文旅时代”。未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智慧文旅的成果都将在百姓生活中可触可感,带来更好的文旅体验。

智能家居引领智慧生活新风尚

打开手机,轻轻一点便能满足家中照明、遮阳、供暖与制冷、影音娱乐、安防系统等各种日常生活的需求——什么是智慧生活新风尚?当然是智能家居。

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与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轻松控制并管理自己的家。

在回家场景中,通过指纹解锁开门,联动灯光、取暖制冷等其他设备,实现智慧门厅;红外感应、门磁、窗磁让全屋安防更加安心;在厨房里,通过安装燃气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并联动蜂鸣报警器实现自动报警,联动开窗器自行打开厨房窗户,联动水阀闭水;在卧室场景,除了传统的窗帘、灯光、温度智能调节外,现在消费者可以安装应急按钮7×24小时守护家中老人,“铲屎官”利用风雨传感器实时开关窗户,呵护家中宠物……

时下,家庭单品智能正向全屋智能快速过渡。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为3609亿元,同比下降11.2%。但全屋智能的热度却在持续上升,线下体验店遍地开花。IDC预测,2022年中国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的智能家居设备服务于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在家庭实现全屋智能的背后,是智能家居企业打造的各类“智慧大脑”,以智慧屏幕、触控板、语音助手为入口,利用蓝牙、无线传输网络、ZigBee等多种传输方式将指令在不同设备间往返传送,智能家居不再局限于互联互通的层面,而是走向了以人为中心的主动智能阶段。海信智慧生活公司助理副总裁吴超表示,语音识别率、传感技术能力等在明显提升,允许连接更多服务。而传感器、IoT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单品成本正在降低。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1—8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较移动电话用户16.78亿户多2000万户,我国正式进入“物超人”时代,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

在此背景下,生活智慧化正在加速到来,全屋智能会是未来每个家庭都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不过,放眼当下,还是让我们尽情享受各类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生活吧!(作者:本版撰文 赵乐瑄 李跇 吴皓琨)

(编辑:谭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