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明互联网门诊打通送医下乡“最后一公里”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派驻东明县小井镇第一书记工作队2021年入驻以来,在扎实做好包村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省立医院优势,在小井镇、刘楼镇建设惠农互联网门诊,推动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打通了送医下乡“最后一公里”,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2021年10月29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第一书记工作队入驻东明县小井镇,郑彦、许玉林、刘建军三人分别到娄营、景庄、李岗三个行政村担任第一书记,也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了东明县。
以医院为坚强后盾,加大医疗帮扶力度,通过远程诊疗、村医培训、技术帮扶等务实举措,切实提升驻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保障群众健康。山东省立医院惠农互联网门诊在小井镇李岗村、景庄村和刘楼镇东程楼村卫生室开通,解决了送医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把省医专家门诊送到了村民家门口,实现了“惠农零距离”的目标,使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现已开诊8次,接诊就医群众120人次。
“我们是一人包一村,一人管三村,三人管一村。”工作队队长郑彦说,到东明后,他们摸索出一套“三人一体”的团队帮扶模式,以实现相对高水平同质化帮扶工作:一是相同的工作一起做,如三个村共同开展党建工作,建纲立制,分工负责;二是相通的工作互为借鉴,三个村的村情村貌基本相同,在村容整治、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相互借鉴,共同出谋划策、齐头并进;三是实现资源共享,每个书记的资源都可以同时为三个村提供服务,共同外出参观学习,共同争取外部单位援助。
他们积极利用帮扶资金,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一年多来,3个帮扶村成立了两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60亩建设有机菜花、西瓜种植示范项目,试种优质玉米品种260亩、小麦品种110亩。
此外,山东省立医院还为当地开通门诊专家预约号源下沉,可提前14天预约专家门诊,较社会正常预约时间提前了7天,有效缓解了群众挂号难问题。(陈川)
(编辑:索朗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