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积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征程 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综述之二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09日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工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聚焦重点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举措和实际行动,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征程上勇挑大梁、勇担重任、勇当先锋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作为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工业领域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征程上勇挑大梁、勇担重任、勇当先锋。运行监测协调局表示,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知重负重挑大梁,踔厉奋进新征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障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提升见微知著能力,做好运行监测的“千里眼”“顺风耳”;夯实要素保障和应急基础,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迎难而上促发展、奋楫扬帆谋新篇,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实效、立新功。

原材料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原材料工业司表示,将瞄准新型工业化目标要求和使命任务,围绕原材料工业发展形势和矛盾问题,细化成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强化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推动“矿要成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促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统筹推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优生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去产能成果,大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改造,打造绿色智能安全的先进制造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原材料支撑。

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重大技术装备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装备工业二司表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总目标,一以贯之、善始善终、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航空强国、造船强国,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以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为重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战略产品研制,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为牵引,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以优化首台(套)等政策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是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潮流、着力实现发展方式根本变革的工业化。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表示,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坚持节约优先方针,稳妥有序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一体化推进重点行业、园区、企业和地区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安全生产司表示,将准确把握安全底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事业中的战略定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民爆行业安全监管和监控化学品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爆炸亡人事故和禁化武履约事件“两个安全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负责任大国形象。聚焦安全应急产业和民爆行业“两个高质量发展”,加快组织实施《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补齐重点领域安全应急装备短板弱项,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广先进装备,培育优势企业,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制定民爆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和生产线本质安全水平,切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抓好工业稳增长 蓄积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消费品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行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基本盘。消费品工业司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扣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重大任务,紧抓促消费保民生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着力增强医药工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轻工、纺织、中药等传统行业竞争力,巩固家电、化纤、原料药等优势产业地位,筑牢生物医药、预制化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根基,前瞻布局生物制造、高性能纤维等未来产业,以更多消费品供给厚植人民幸福生活之本,以强韧消费品工业夯实经济发展之基,同心协力谱写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消费品篇章。

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中小企业局表示,将从政治性、战略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关键任务”,增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系统思维、把握规律、开拓创新,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帮扶和发展并举,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梯度培育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着力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作者:本报记者 颜星)

(编辑:白玛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