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14日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近日,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机制在该省8个设区市32个乡镇(街道)落地运行,基层工作人员和企业、群众可直接在平台上办理民政等3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37个具体业务,简化办事流程,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随着基层治理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基层工作涉及面也越来越广。然而,面对基层治理新形势、新要求,有的地区由于工作方式简单粗放,出现了文件多、会议多、材料报表多等现象,造成基层负担过重。

近年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很多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政务”“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以数字技术提高基层治理实效,破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受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欢迎。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基层减负成效明显,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效能和为群众办事的效率,减少了纸质文件流转,也降低了行政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也具有两面性,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工作应用软件开发过多过滥、数据重复申报、过度“留痕”等新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层减负,首先要搭建规范统一的数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各地应深入推进大数据建设,建立基础数据全面和标准统一的基层治理平台,进一步优化在线政务资源。同时,依托“一站式”综合平台设计开发,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从“分头填报”到“统一渠道”,从“找基层要数据”转变为“在系统取数据”,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层减负,应明确应用程序使用规范,优化精简报送内容,让基层数据“画像”更加精准。各地应对网络数据填报进行台账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和精简填报内容和数量,集中清理没有依据的报表、整合内容重复的报表。同时,加大基层“一表通”推广力度,实行“多表合一、一表申报”,通过一次录入、动态更新、多方复用,解决基层数据共享难、重复录、多头报等问题。比如,安徽芜湖对全市70个部门报表统一管理,围绕人、房、地等核心要素数据,归集560余万条政务数据,归集617份历史报表数据,将各类报表历史数据整合,形成专题数据库,实现自动填充代替人工填报,类似经验值得借鉴。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层减负,还应注重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基层工作“上网”“上线”后,各地应善用大数据思维,积极构建监督模型,通过“过筛”职能部门网络业务系统数据,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明确基层该干什么事、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推动监督融入基层治理。此外,还可以将网络挂牌整治回头看、防止形式主义反弹等融入日常工作,做到常抓不懈,确保为基层减负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蒋 波)


(编辑:马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