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以“聚智向新 算领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举行,大会期间发布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一个个算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则让记者对算力的澎湃动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迅速发展,算力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在9月28日举行的大会主论坛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互联互通纵深推进,城域算力节点间1ms时延保障能力逐渐形成,区域集群到周边主要城市间5ms时延保障广泛覆盖,国家枢纽节点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
同时,我国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目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快推进,各地积极响应。如河南省提出,将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2024年计划投资568.25亿元用于支持智算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位于“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地理中心的郑州正乘“数”而上,全力打造“算力之城”。在大会展区,记者了解到,郑州联合甘肃庆阳、新疆哈密共建的“郑庆哈”城市算力网试点项目成功运行,通过建设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与经营管理平台、跨区域传输网络及普惠算力服务体系,形成以庆阳、哈密为“算力供给站”、郑州为“算力中继站”的数算电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了“东数西算”跨区域协作样板。
算力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支撑,应用场景逐步丰富。随着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算力规模稳步提升,对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制药、基因技术、金融科技、深海空天等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在大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算力应用场景逐步丰富,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3万个,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为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国家超算互联网已经部署了100多个行业领域的1000多种应用,接入了4300万行原代码、20个算力中心,有280多家服务商。开幕式上,中国算力服务平台(河南)正式启动。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宣布“算网大脑”规模商用,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中国联通发布“豫港双算”成果,基于中国联通算力智联网AINet,实现了“港数豫算、豫港双算”。在河南,中国电信加快算力发展步伐,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星辰教育大模型已服务于河南的师生教学。创新企业阿帕斯基于算力资源打造医疗大模型,其中,岐黄大模型上线3个月,已服务超30万患者;此外,阿帕斯与河南工业大学合作,基于中医典籍和数据开发中医药大模型,全力推动中医可度量、国际化。
算力产业链加速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会现场,记者看到,参展机构不仅涵盖来自算力、运力、存力等算力产业链的企业,还专门设置了创投展区,吸引了诸多嗅觉灵敏的创投机构,表明算力产业正处于资本青睐的活跃发展期。
在郑州,“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基础硬件、算力平台和行业应用产业链条加速形成。郑州把算力作为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统筹发展芯屏端网器用,联动赋能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科技、智算传感器、软件等关键产业;以中原新城建设为引领,建设大数据产业园90余个,聚集华为、阿里巴巴等大数据关联企业2万多家,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0亿元。
大会期间,8个框架协议、9个合作协议、5个战略协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31.2亿元。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壮大算力产业,构建良好发展生态,我国将推进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重点业务分阶段、分地域试点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吸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积极参与“算力产业发展方阵”,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价值共创的产业发展生态。
在中原大地,记者看到,算力正在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相信未来算力产业链将进一步成熟、完善,集聚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进而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本报记者 叶曜坤)
(编辑:王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