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中国行”(山西站)媒体座谈会在太原举行
8月20日,“算力中国行”(山西站)媒体座谈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山西省工信厅、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大同市数据局相关负责同志,山西电信、山西移动、山西联通和相关算力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山西当地媒体等3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座谈会,交流“晋算”发展特点和优势,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山西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智算需求持续增长,算力已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科技竞争焦点。截至今年3月,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48 EFLOPS,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算力中国行”自2023年4月在北京启动至今,已深入北京、江苏、浙江、河南、广东、贵州、青海、宁夏等地,共组织十余场活动,得到广泛好评。本次“算力中国行”采访团来到山西,希望媒体朋友通过本次座谈会和调研行更好地了解、报道好山西算力产业发展成果和转型经验。
山西省工信厅副厅长刘勇表示,山西充分发挥能源充足、气候适宜、区位优越等资源优势,适度超前布局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努力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和算力产业的最佳承载地,构建“通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的算力供给体系。目前,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1.4万标准机架,智算规模达到32Eflops,算力中心平均PUE仅1.2,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充分发挥算力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太原数字产业集群、大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等,并发挥应用场景比较优势,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实施数智赋能提升工程,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丽仙表示,“十四五”以来,山西信息通信业深入推进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建设。目前,全省建成5G基站11.2万个,5G-A基站3162个,太原、大同等7市获批全国“千兆城市”。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当年申建、获批并开通,总带宽达2600G,为数据高效传输和算力调度筑牢网络根基。同时,积极落实工信部《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推动省内算力供给企业融入环京津冀算力走廊,协调省内基础电信企业、国家超算太原中心等接入北京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承接北京等地算力外溢需求。下一步山西通管局将深入贯彻省政府“打造全国算力高地”要求,推动山西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大同市数据局局长韩杰表示,大同发展算力具备独特禀赋。在区位方面,紧邻京津冀算力需求中心,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能源大市,网络延时低于3ms可以承担非实时性算力等任务,错位互补国家枢纽节点布局。在气候方面,大同气候冷凉,每年有近10个月时间能够使用自然冷源制冷,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节约能耗30%。在能源方面,大同是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下一步,大同将锚定“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目标,以算力产业为引擎,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深化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华丽转变。
此外,山西电信、山西移动、山西联通、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秦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本企业在算力产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媒体与相关单位、企业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问答。
(编辑:王胜男)